本报记者 张新红
水利工作既是经济发展的“水脉支撑”,也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近年来,市水利局始终秉持“水惠企、水兴城”理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锚定“三个聚焦”,以硬核举措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全力打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务更优”的水利营商环境。市水利局局长叶凌志在接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市水利局在提高审批速度、降低企业成本、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制定出台了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聚焦审批提速,打造“极简水利”服务品牌。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推动行政审批“瘦身健体”。推行“三减一优”,即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优流程,将取水许可、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等高频事项材料精简降低到末端,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50%。创新“云端服务”,依托“赣服通”平台,实现17项涉水业务“掌上办”“即时办”,线下窗口一窗办理,审批服务企业满意度100%。建立“预审+容缺”机制,为九江红光港区铁路专用线、瑞昌通用机场等12个重点项目提前介入指导,容缺办理紧急事项28项,平均缩短时间45天,企业点赞“水利速度”成为项目落地的“助推器”。
聚焦降本增效,释放“真金白银”政策红利。坚持算好企业的“成本账”,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创新“水权金融”模式,联合金融机构推出“节水贷”融资服务,2024年授信5.446亿元、放款4.098亿元,授信、放款金额均位列全省第一。落实减税降费,为城门山铜矿、都昌润泉等企业减免水资源税19.5万元,指导3家工业园区通过水平衡测试优化用水结构,年节约成本800万元。推动“节水变现”,过去一年,全市完成水权交易12例,交易水量1060万方,有效保障了五洲特种纸业(江西)有限公司、江西省湖口润泉供水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依法合规取水,九江石化通过跨区域指标调剂获得1500万方用水权,保障了百亿级芳烃项目顺利投产。
聚焦监管提效,构建“三位一体”防护网。牢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织密监管防护网。推行水利工程电子招投标全覆盖,实现公告发布、文件核验、专家评审全程电子化,加大围标串标查处力度,依法依规查处10家企业招投标不良行为,水利建设市场秩序持续规范。(下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