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台账+“2”个课堂+“3”项行动 ——蓼南乡创新管理提升流动党员服务效能 2025年06月13日

  流动党员参加主题党日活动。

  尹美洋 文/摄

  近年来,庐山市蓼南乡聚焦流动党员“去向掌握难、学习教育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创新“三步工作法”,依托“团餐”行业在外分布广的特点,着力推进庐山市“星火工程”流动党员服务站建设,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效能。

  建好“1”本台账 精准摸排不断档

  该乡建好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充分利用党员的工作圈、亲属圈、朋友圈等渠道,做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流出去向、流动时间、从事行业、联系方式“五掌握”。为流动党员建立“一人一档”精准档案。目前已初步摸排流动党员41人;同时,为每名流动党员安排“一对一”联络员,每月主动了解其最新思想动态、工作生活情况、学习体会等,做到知去向、知思想,将流动党员纳入集中管理,让流动党员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打造“2”个课堂 学习教育不打烊

  为打造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该乡通过“互联网+”搭建“云课堂”赋能流动党员教育。用好用活网络教育平台,依托“学习强国”App、“共产党员网”等平台推送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解读等内容,打造“指尖上的课堂”。利用腾讯会议等媒介引导流动党员开展视频学习交流,线上“面对面”向流动党员传达重要会议精神,全面消除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的“盲区”;同时,针对流动党员学习时间、地点难固定的特点,与在外“团餐”企业合作,建设庐山市“星火工程”流动党员服务站,得到18家在外“团餐”企业响应。日前,蓼南乡党委书记胡国光带队前往庐山市“团餐”协会党委深圳驻地,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宣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关内容,送出《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50余本,引导流动党员增强学习意识、永葆党员本色。

  拓展“3”项行动 实践服务不缺位

  投身建设他乡、服务老乡、反哺家乡的三大行动,考验着流动党员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该乡引导流动党员为流入地的经济建设作贡献,主动亮出党员身份,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社区治理等实践活动;同时,从流动党员中选拔有调解经验、沟通能力强的党员,组建“庐山老乡调解员”志愿服务队。利用流动党员熟悉家乡风俗、语言相通的优势,为在外老乡解决各类邻里纠纷、劳动纠纷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此外,充分发挥在外流动党员资金、信息、技术优势,依托庐山市“星火工程”流动党员服务站,引导流动党员积极服务家乡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工作,主动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带动有资金、懂技术、善管理的人才回乡发展。当前,已成功吸引多位在外优秀企业家回乡投资、在外人才回村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