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到来,出境游持续升温,在享受异国风情的同时,疟疾这个“隐形杀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人体、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发冷、发热、寒战等症状,俗称“打摆子”,古代称为“瘴气”。
疟疾流行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东地中海和美洲地区,其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南亚地区高度流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巴西等热门旅游国家均有病例报告。
出境前务必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状况,学习防控知识,并向海关或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预防药物。旅行期间要避免黄昏至黎明时段在野外活动,这是蚊虫叮咬的高峰期;夜间户外活动需穿长袖衣裤,暴露皮肤时要涂抹驱蚊剂;睡觉时应使用蚊帐、蚊香等防护措施。一旦出现发冷、发热、腹泻等症状要立即就医。
回国时如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必须如实申报疟疾流行区旅居史,配合海关做好传染病排查。短期旅行者(1个月内)入境后出现发热等症状,要立即到县级以上医院就诊并告知旅行史;长期居留者建议入境后及时进行疟原虫检测,两年内出现发热症状都应及时就医并说明疟疾流行区居留史,以免延误治疗危及生命。(廖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