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渝 余晖映朝阳 周天佑与雷锋精神的世纪接力 2025年07月14日

  本报记者 余 超

  近日,90余岁的周天佑佩戴着军功章,走进九江市硬骨头六连希望小学的课堂。作为雷锋生前的战友,同时也是浔阳区战旗红老兵志愿服务宣讲团荣誉团长,他面对孩子们清澈的眼睛,声音沉稳而深情:“雷锋所做的事看似平常,或许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完成,但雷锋精神却意义非凡,需要每个人全力以赴去践行……”

  这朴素的话语,正是周天佑用一生为“雷锋精神”写下的注脚。自1988年至今,他一直坚持宣讲雷锋故事,传扬雷锋精神,应邀演讲400余场次。

  群英会上识英雄 结识雷锋成知己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周天佑在沈阳军区某部服役。在一次交流会上,周天佑与雷锋相识。雷锋朴素的话语,让周天佑心中种下了向雷锋学习、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种子。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周天佑被组织调到其他地方工作,由于保密原因,他来不及也不能向雷锋作任何形式上的告别,就悄悄离开了部队驻地。直到1963年3月5日,周天佑才知道雷锋已经牺牲。痛失好朋友、好战友的周天佑泪洒当场,并专程前往辽宁抚顺凭吊雷锋。返回驻地后,他根据自己与雷锋交往的亲身经历,编写了快板小书《大方与“小气”》歌颂雷锋,以此寄托哀思。

  青春热血铸英雄 隐秘奉献终无悔

  时间回到1951年5月,周天佑参军后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投身于抗美援朝战争。年轻的周天佑目睹了无数战士们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壮举,这些场景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

  硝烟未散,征衣再披。1960年,周天佑转战甘肃酒泉,参与到国家“两弹一星”研制的伟大事业中。从中国试射第一枚导弹开始,到把卫星送上天,他在茫茫大戈壁,整整奋斗了17个春秋。“试验基地”工作环境极端艰苦,长期处于高原环境下,周天佑患上了“高原性神经紊乱症”,严重时甚至难以正常进食。每当他感觉难以坚持时,是雷锋“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格言,给了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余年如一日 耄耋之年仍宣讲

  1976年,周天佑从部队转业来到九江石化,继续在企业中从事党务工作。无论是在部队还是转业回到地方,或是退休在家,周天佑总是用雷锋精神鞭策自己,教育子女与家人。自1988年起,周天佑就一直坚持宣讲雷锋故事。退休后,周天佑更是将自己与雷锋相处时的亲身感悟和雷锋事迹的点点滴滴,进行系统的整理。

  2011年,九江市濂溪区匡庐小学打造雷锋主题馆。周天佑拿出自己收藏的有关资料、照片和自费购买的书籍、书画等无偿捐赠给主题馆,并义务为馆里作宣讲报告。退休至今,他先后应邀到中国石化系统及江西省和九江市各地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作传播和弘扬雷锋精神的报告、讲座达400余场次。2021年,87岁高龄的周天佑积极参与组建战旗红老兵志愿服务宣讲团并担任荣誉团长,和参加过抗美援朝等荣立战功的老兵一起,通过讲述亲身经历分享他们的烽火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