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驱动引领九江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2025年07月25日

  邱友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市场需求,加强科技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纺织服装产业是九江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也面临“原始规模小、研发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进程中,九江需以创新驱动引领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能级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近年来,九江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已率先探索智能化转型,如江西华远针织、亿阳纺织建成5G智慧工厂,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跃升。但整体来看,九江纺织服装产业仍面临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作为全省唯一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综合试点城市,九江需抢抓全省中试平台布局机遇,依托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尽快建设中试平台,突破新型面料研发、环保染整等技术,打通从材料研发到成衣制造的全链条。发挥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研究院平台落户的优势,完善“揭榜挂帅”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科创平台,加速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品牌战略重塑产业竞争优势

  品牌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破解九江纺织服装产业的贴牌困境,关键在于打响“九江品牌”,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要让老品牌成“金招牌”,发挥以“鸭鸭”为代表的全国知名品牌示范效应,培育本地羽绒品牌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名牌培育梯级机制,推动“区域品牌+企业品牌”联动发展。要让新品牌冒出来,依托“江西省高技能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等平台,支持大学生、返乡青年创办创意品牌,“以赛促创”孵化细分市场特色品牌。要让好品牌走出去,积极承办高水平纺织服装博览会、设计大赛,搭建展示交易平台;组织本土企业出海参展,以政策支持推动“九江制造”从“贴牌代工”向“品牌输出”跨越。

  以集群发展完善产业协同体系

  产业集群是产业链竞争力的核心载体。九江拥有共青城羽绒服装、德安纺织、濂溪纤维新材料3个省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具备集群发展的坚实基础,但产业链上下游匹配度低、配套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整体效能释放。要打通产业链“堵点”,破解上下游企业信息不对称困局,建立上下游供需对接机制,支持联合研发新型材料、共拓市场。要优化产业布局“支点”,按照“做大中间,做深两头”的思路,上游引原料企业,下游聚加工企业,丰富产业业态。要激活集群发展“亮点”,强化产业集群内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公共资源的低成本共享,依据各地特色与优势,引导产业特色化集聚,创新专业化物流模式,以资源高效整合释放集群协同效应。

  以人才队伍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产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当前,九江纺织服装产业正处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的关键期,必须构建“引才、育才、留才”全链条体系。要精准引才聚智,建好用好九江籍服装设计师、企业家社群,定期推送产业动态与政策红利;借行业论坛、“纺织服装周”等活动,邀请乡贤返乡考察,以乡情纽带吸引项目、智力回流。要留住本地人才,推动高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就业基地,“订单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岗位精准匹配;完善人才保障,给予生活、购房补贴,缩小不同学历政策差距,让各类人才安心扎根。要培育产业工人,构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产业工人操作水平,打造高素质产业大军,筑牢产业升级人力根基。

  本文系九江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九江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5YB43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共青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