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讯(邹洁)今年以来,湖口县流芳乡设置帮扶公益性岗位41个,安排脱贫户、监测户上岗就业41人。为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作用,乡党委、政府牵头,组织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公益性岗位人员代表等,通过“协商座谈会”“村民议事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设置保洁员、项目管护员和巡查员等岗位,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协商共治模式,织就民生保障网。
在环境整治方面,协商议事会同样发挥了关键作用。针对乡村环境卫生存在的短板,该乡公开选出一批责任心强的困难群众走上保洁岗位。这些保洁员每日穿梭在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定时清扫垃圾、清理卫生死角,还对垃圾桶进行消杀、维护,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项目管护方面,经过协商,根据不同项目特点与需求,合理分配公益性岗位人员。如针对乡村道路硬化、水利设施修缮等民生项目,专门设立项目管护岗,由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日常巡查与维护。在一次巡查中,管护员余大爷发现一处水渠出现裂缝,及时上报并参与抢修,避免了因水渠破损影响农田灌溉,保障了周边村民的农业生产;同时,协商制定了项目管护考核制度,村民可对管护工作进行监督评价,激励公益性岗位人员履职尽责。
气温居高不下,防溺水工作丝毫不得放松。该乡通过协商共治,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防溺水工作合力。公益性岗位人员在协商中主动领责,承担起巡查、宣传等任务。他们与网格员、志愿者组成联防小队,按照协商划分的责任区域,对辖区内的河流、池塘等危险水域进行高频次巡查。
从环境整治、项目管护到防溺水工作,流芳乡的协商共治实践,让公益性岗位的效能得到充分释放。这不仅是一次基层治理方式的创新,更是对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