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市温泉镇: 强村公司激活共富新动能 2025年07月26日

  余庐冰 邹 斌

  7月的庐山东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庐山市温泉镇通书院村宿写南山民宿村的青石板路上,村民唐大娘一边在家门口的共富摊位上摆放着自家做的霉豆腐、蜂蜜等特产,一边笑眯眯地跟早起的游客聊着天。“以前只能在家里种种菜、养养鸡,自从政府租了我们的房子改造成民宿后,我们不仅一年能获得1万多元租金,还能卖卖自家的土产品,哪想到漏雨的破房子也能成‘金窝窝’啊。”唐大娘口中的民宿村正是温泉镇探索镇统筹、村自主、民共富发展模式的缩影。

  镇级统筹规划“握指成拳” 

  闲置资产焕发新生机

  面对农村资源闲置、产业发展乏力的困境,温泉镇成立镇村经济发展委员会,整合10个行政村(社区)资源组建庐泉实业有限公司。通过资源、资产、资金清查,将全镇闲置的15处房产、35亩零散土地等“沉睡资产”纳入统一管理,用市场化的思维盘活资源、运营资产、发展产业。在镇级公司统筹下,资源整合显现乘数效应。

  “东林古镇位于庐山脚下、东林大佛旁,文旅优势显著,但过去由于开发零散、业态单一,整体效益不高。”庐泉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伟华坦言曾经的困境。通过对古镇内闲置房产、物业、商铺、土地等资源系统摸排、确权登记,进行整体规划,引入精品民宿、非遗工坊、特色餐饮等业态,依托东林大佛景区流量优势,策划“古镇夜游”“民俗文化展演”等特色活动,打造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新地标,如今东林古镇铺面租金增长近10倍,形成了“统一规划、专业运营、利益共享”的良性循环。

  “通过镇级强村公司统一运营,将全镇的闲置资产像拼乐高一样重组,每个村都是股东,2024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80余万元,真正将散落的珍珠串成了一条价值项链。”温泉镇党委书记、温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陈维光表示。

  村级自主发展“各显神通” 

  特色产业点燃致富火

  温泉镇隘口村新建的智慧停车场内,整齐排列的80个车位停满了自驾游客的车辆。“这块地荒了十几年,村里改成停车场后,不仅能收租金,年底村里还能拿分红。这强村公司真是‘强’到点子上了!”村民宗冬冬高兴地说道。

  在镇级公司搭建平台、提供支撑的同时,各村依托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成立村级强村公司,通过“1+1+N”,构建起镇村联动、优势互补的发展矩阵。通书院村利用临近度假区核心位置和良好生态,整合20余栋闲置农房,打造宿写南山民宿村,带动全镇民宿数量两年增长了近5倍。温泉村引资接通温泉热水,招引青创、民宿主理人、特殊群体入驻,打造青年旅馆、“泡脚”吧、温泉水主题民宿等一批特色乡旅业态……类似的创新在温泉镇遍地开花,形成“一村一品、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镇里推行‘基本薪酬+绩效奖励’的自主发展集体经济奖励机制,去年我们村里就得到了3万元的绩效奖励,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也能增加自己的收入,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更高了。”温泉镇通书院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书记钱星滚说道。

  镇村联动共享“乐业安居” 

  惠民增收铺就共富路

  “以前是哪里人多我就去哪里摆摊,不仅要到处跑,收入也不稳定。听说镇里在东林古镇开设了公益摊位,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申请,没想到真申请到了,现在在家附近摆摊一天也有几百块收入,假期人多的时候甚至能有上千块。”温泉镇隘口村村民钱江江感慨道。

  在通过镇村两级强村公司盘活资源、发展产业的同时,温泉镇还积极构建多元带富场景,让发展红利直达群众。镇级强村公司积极搭建惠民平台,在东林古镇、集镇片区开设“共富市集”,设置10余个公益摊位优先安排本地农户展销土特产,农户单日销售额轻松破百;依托旅游度假区客流优势建设“共富驿站”,植入充电桩、快递服务、农特产品销售等功能,探索“保底收益+设摊工资”分配机制,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租金+薪金”双增收。

  “这些山还是山,房屋还是那些房屋,但是现在让我们老百姓得了实惠,在家门口有活干、有分红拿,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强村公司了不得啊!”温泉镇隘口村村民老宗的感慨,道出了强村公司推动共富的生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