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属于九江人民 2025年05月24日

  (上接1版)

  三、全民行动,自觉共建文明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文明城市人民创。

  “真儒过化之地,文章节义之邦”,九江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勤劳、善良、智慧的九江人民,对文明有着深切的渴望和不辍的追求。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是每个市民心底的温暖渴望,这正是民众自觉参与创文的原因。创文让街道旧貌换新颜,坑洼道路被平整修复,出行更加安全便捷;社区环境也大幅改善,绿化增多,垃圾减少,生活舒适度直线上升。广大民众深知,创文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自己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创造者。当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汇聚起推动城市进步的磅礴力量,让生活家园更美好。在九江,共建文明城市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没有过路客。

  牵绳遛狗成为常态。“我们小区养犬的人都在改变,现在都自觉牵绳,再也不用担心突然跑出一条狗吓一跳了。”家住九江经开区快乐城小区的居民王光伟说,之前这儿犬吠扰民、犬窜惊人、遛狗不拴绳等现象屡有发生。九江广泛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树立文明养犬意识。如今,不文明养犬的现象少了。在王光伟看来,现在不管是在小区还是在公园,遛娃的心情都比以往更轻松。

  骑行头盔佩戴率全国第一。2024年1月,公安部交管局对部分地方安全头盔佩戴率进行抽查测评,九江以94.4%的骑行头盔佩戴率荣登全国榜首。曾几何时,九江的佩戴率仅为40%左右。变化的背后,源于广大市民积极响应提升全民素质的大行动,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九江小学的学生家长赵会源说,“之前我也不愿戴,后来孩子班上搞了安全教育,他回家还教育了我。”

  斑马线前礼让行人蔚然成风。“我和老伴现在年纪大了,走路比较慢,过马路时总担心有车开过来。”70岁的邹梅家门口车流量大,经常出现人车抢道的情况。现在,她没有了这样的担忧,过马路时,司机都会主动停车让行,每次遇到礼让的司机,她都会竖起大拇指。“换位思考吧,我过马路的时候也希望车子能让让我。”有着8年驾龄的王志说,“上次在一个路口,有个老人示意我先过去,我还是停下来让他先走。他一边走一边对我挥手致谢,当时心里很温暖。”

  “走出”菜地迈出文明关键一步。“以前小区绿地被菜地占据了,蚊虫多得让人受不了,窗户都不敢开,实在太闹心。”回忆起小区曾经的菜地乱象,浔阳区建设局宿舍小区居民张羽不禁皱起了眉头。走进建设局宿舍小区,昔日杂乱菜地不见踪影。张羽说,自从创文以来,小区居民自发地把菜拔掉种上绿植,为创文助力。在九江,像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有市民直言,以前总觉得创文都是别人的事,和自己无关;现在,创文成了更多人的自觉行动。

  在这场“大合唱”中,一股股暖流在日夜流淌。开面馆的钟晓玲,免费为75岁以上老人及残疾人提供就餐;退休教师周小华,在湖滨小学门口做退而不休的护学人;九江经开区一小区居民共同商量,拿出多年积累的公共收益300余万元用来提升环境,反哺创文;某餐饮店对“光盘”和打包带走的消费者进行奖励,助力“光盘行动”……九江市民用无数个“举手之劳”编织出文明社会的毛细血管网络。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从被动配合,到主动支持,居民的转变源于从创文中看到了城市的进步、共享了发展的红利,从而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城市的文明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浔城百姓同甘共苦,步履铿锵。

  四、文明实践,点亮九江前行之光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明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也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要塑造城市的外在形象,更要凝聚城市的内在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基固本的铸魂工程,将文明厚植到一个城市的肌理和骨髓,将文明渗入到广大市民的思想及日常。

  2024年4月18日,“中国好人榜”第一季度发布仪式在柴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中华贤母园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现场直播礼赞“中国好人”。

  “做一个好人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为社会进步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获评“助人为乐的‘中国好人’”我市武宁县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燕燕在活动现场,与全国人民一起分享了自己10年如一日倾情为社会困难群体排忧解难的公益历程,感人至深。

  这些年来,九江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周敦颐纪念馆、九江九八抗洪展陈馆将红色基因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白鹿洞书院将古建筑群活化为“国学大讲堂”,道德的力量源源不断滋养文明的底蕴。近年来,九江全面挖掘选树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典型性示范性强的道德标杆。共涌现出“中国好人”58名,“江西好人”131名,“九江好人”247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8人次,1户当选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文明单位25家,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他们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家国情怀,引领着全市人民向上向善。

  一个榜样,一枚火种;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共同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绽放出“德耀九江”的文明之美,构筑成崇德向善的道德高地。

  文明实践,融入生活。

  九江坚持以“三不一提升 共建美好家园”为主线,将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日常工作,深化“共建美好家园 文明与您同行”主题实践活动,共同编织文明网络,形成全社会共创共享的良好氛围,于点点滴滴间构成了九江文明之城的基石。

  在九江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无数的社区党员干部、工作者和志愿者们扎根基层,传播文明,引领新风,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文明、新风尚。近年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九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6个实践中心、216个实践所、2240个实践站相继建成,并延伸拓展出7011个文明实践点(基地、广场)。这些文明实践阵地,成为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的重要平台。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25万场、结对共建活动超1.7万场次,惠及群众超1500万人。

  普通的社区工作者既是引领居民的“冲锋者”,也是社区网格员创文的“指导员”。这些令人敬佩的普通工作者在各自的岗位做着细小的工作,默默地为创文而努力。

  浔阳区人民路街道湖滨社区的郭梅玫管理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日常工作。“湖滨小区,人口集中,儿童非常多。”郭梅玫充分利用社区及周边学校、教育机构资源丰富的优势,在社区的指导下办起了暑期公益托管课堂,后来又扩展到为幼儿园大班孩子开办“四点半课堂”。“我们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的文明意识,让文明的种子根植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于是,在小区里,人们时常能看到一群群孩子们在社区工作者、家长们的带领下,捡拾烟头、纸屑。

  文明之于一座城,是举手投足间,是一言一行里。

  九江经开区向阳街道河畔社区有多个居民小区紧邻龙开河故道,每年清明节、中元节,河边烧纸祭祖的火堆东一簇、西一堆,纸灰在空中飘荡,将岸绿柳新的河道弄得乌烟瘴气。为了改变这一陋习,社区干事龚秀霞和社区网格员带着喇叭上小区宣传劝导,同时拉上横幅,张贴文明祭祀倡议书,宣讲法律法规,并积极开展各类活动,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我们每月自办和其他单位合作开展的活动很多,基本两三天一次。”在这种高密度持续宣传下,沿河的小区居民观念发生变化,逐渐采用鲜花祭祀等绿色方式。

  九江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植于社会的沃土里,呈现于百姓的行为举止间。在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的大场景中,文明成色不断被擦亮。

  这是九江全力推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剪影。

  文明,是价值引领,是典型带动。

  如今,“最美”已经成为九江大地上又一道靓丽风景。

  志愿服务,微光成炬。在九江,6217支志愿服务队、70.72万志愿者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用爱心和奉献传递着温暖与力量。浔城志警的“红马甲”在校门口撑起“平安伞”,为莘莘学子保驾护航;九江供电的“小红帽”用心点亮万家灯火,传递光明与温暖;“红色蒲公英”穿梭于大街小巷,播撒文明的种子。

  文明行动,美美与共。斑马线前,“车让人”成为常态;旅游出行,有序排队成为普遍风气;“光盘行动”,成为市民就餐的自觉选择;小区院落,居民停车井然有序。

  擦亮“文明底色”,在点滴中涵养,在时光中沉淀。文明实践,不仅升华了市民的行为修养,更为这座城市矗立起一座熠熠生辉的向善向上精神地标。

  这些年,人们总被不断涌现的“最美”九江人感动着。“最美”源自于公众对文明实践的积极追随,“最美”源自于公众对见贤思齐的积极响应。从繁华都市到宁静乡村,文明之花处处绽放,九江这座城市充满了温暖与和谐的气息。

  城市文明犹如一个生命体,吐故纳新,生生不息。

  一缕缕新时代的文明新风,激荡万千心灵。

  五、文明花开,再赴文明新高地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时光不辜负每一份拼搏和坚持,岁月不倦怠每一颗向上向善的心。

  文明花开,满城芬芳。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九江篇章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城市文明建设是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是永无止境的自我提升。

  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九江站上新的历史起点,这不仅是对过往的褒奖,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深情期许。九江在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后,旋即于中心城区发起“人人都是形象,处处体现文明”的城市文明建设行动,这一举措,标志着九江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的华丽转身,精心续写文明建设“后半篇文章”。

  此项行动是切实有力的战略布局。其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夯实创建成果,推动文明创建迈向“常态化治理”,使文明成为九江这座城市的内在灵魂与永恒追求。

  九江在创文进程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精髓。当下的九江,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其注入强劲动力。

  沐浴着全国文明城市的光辉,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九江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为民、惠民、靠民的创建理念,持续弘扬伟大抗洪精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以文明为帆,破浪前行,深入实施三大攻坚行动,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让文明之花在九江大地绚烂绽放!

  大江奔腾,匡山如簇。

  又踏层峰望眼开,再赴文明新高地。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九江,加油!

  谨以此文向九江这座砥砺奋进之城致敬!

  谨以此文向勇毅前行的九江人民致敬!

  (执笔:本报记者 张 雷 郭长国 张勋国 图片:本报记者 李涛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