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写水利华章 绘画水美九江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九江水利工作综述
傅建伟 本报记者 汪东平
全省水利建设与管理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与会人员还实地参观八里湖赛城湖水利枢纽建设现场。
长江大堤
瑞昌红旗小型灌区高标准农田
阎家渡整治前
阎家渡整治后
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磨溪乡尖山村付家自然村
水上高速
“水美九江”诗文朗诵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副校长王超来九江举行水生态文明院士工作站授牌仪式
“最美水利人”事迹报告会
  70年斗转星移,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伴随着伟大祖国的繁华巨变,九江水利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过了从最初的筑坝拦洪保安、到助推“三农”发展、再到现在建设美丽生态一个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历程。 

  九江为“众水汇集的地方”。全市水域面积495万亩,占到国土总面积的17.6%,独享长江江西段152公里岸线,拥有鄱阳湖三分之二的水域,还有千亩以上湖泊41个,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50条。九江由水而名、因水而灵、伴水而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利大市。 

  新中国成立前,全市水利工程仅有塘坝5.7万多座,蓄水量1.8亿多立方米;堤坝38条,堤长397公里,保护耕地26万余亩,保护人口17万多人,有效灌溉面积近27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7万多亩。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九江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逐步改变了过去水利工程规模甚微、基础设施薄弱、功能极其欠缺的状况,形成了兼具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多种功能的较为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据统计,全市目前共有大小水库1240座、塘堰50715座、灌区3246个、各类水闸979座、引水工程近9000座、机电排灌泵站2609座、小水电站355座、百亩以上圩堤399座,总堤线长1008公里,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17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67万多亩,旱涝保收面积166万多亩。 

  2011年,中央印发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水利步入了提速发展的“快车道”。全市水利系统认真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坚持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主动对接国家政策,抢抓发展机遇,全面推进水利建设、管理与改革,着力治理水问题、改善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不断完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民生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九江融入长江经济带、振兴江西北大门、打造区域率先发展新高地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十二五”以来,全市水利总投入累计超过165亿元,成为水利投入资金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成果覆盖最广的重要时期,不少水利工作有特色、有创新、有亮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有地位。2015和2018年,我市水利改革发展工作两次获得全省设区市第一名;2017年,我市河长制工作获得全省设区市第一名。

  A

  防治水灾害提升防洪能力

  在长期的防汛抗洪斗争中,全市各级水利和防汛部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中心,以山洪灾害防御、中小河流防洪和小型水库保安为重点,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扎实做好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损失。2014和2015年,我市先后有效应对特大台风暴雨洪灾;1999、2010、2016和2017年,成功战胜大洪久汛,实现了水库无一垮坝、圩堤无一溃决、无重大人员伤亡。2010年,庐山市蓼南乡派出所教导员陈水印、苏家垱乡政府干部王滚林倒在抗洪抢险的战场上,被省政府追授为“革命烈士”。2016年,我市防汛抗洪工作得到国务院、水利部、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援浔抗洪部队首长的高度肯定,很多经验做法被省防总批转全省,市水利局等8个单位获全省抗洪抢险先进集体。2017年,修水县涌现出了杭口镇党委书记匡美建、副镇长邓旭和大学生村官程扶瑶等三位抗洪英雄。

  B

  珍惜水资源推进有效利用

  九江虽然水资源丰沛,但仍然存在季节性、区域性、水质性缺水问题。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积极推进供水安全工程建设,增强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能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安全。 

  加强节约用水管理。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水功能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方面一系列制度、规划、方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积极开展节水型载体建设,修水县、濂溪区、瑞昌市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顺利通过验收,提前两年完成达标建设任务;市级公共机构节水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94家单位获得“节水型公共机构单位”称号;重点工业企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50%,江西理文造纸、九江萍钢、江西腾马纺织印染等三家企业获“江西省节水型企业”称号,上报11家企业申报企业“水效领跑者”;市城区建成3个节水型小区;九江学院建成全市首个“节水型高校”。我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16年代表江西省接受国考抽查得到高度评价。今年,市水利局水资源科科长邹秋文荣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C

  管好水工程发挥长期效益

  随着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市水利工程逐步向“建管并重”转变,不仅注重在建项目管理,同时强化建后运行管理,不仅把水利工程建成“百年工程”,而且让水利工程发挥“百年效益”。 

  强化工程建设过程监管。从项目前期到验收,制定好水利工程建设“路线图”、“时间表”,全程管控,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重大水利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工作机制,每周调度,重点推进。每年主汛期一过,迅速把水利工作重心从防汛抗洪转到水利建设上来,抢抓施工“黄金期”,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建立水利建设项目信用评价赋分制度,狠抓水利建筑市清理整治,有效遏制了借牌投标现象,规范了建设市场秩序,得到水利部和省厅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在项目实施中,坚持把质量安全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强化现场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督,努力把每一座水利工程建成优良工程。

  D

  改善水环境解决突出问题

  “一湖清水”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指标,是人民群众的热切向往。为解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市以河长制湖长制为载体,坚持源头治理、重点治理,大力加强河湖管护,清洁河湖水质,维护河湖健康。近年来,全市河湖水质持续向好,地表水达标率91.7%,重要水功能区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 

  完善河湖管护工作机制。2015年12月我市启动河长制工作,2018年开始全面推行湖长制。各级坚持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不断探索河湖管护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实现了河湖长制工作“有名、有实、有成效”。我市还积极推进河湖保护地方立法,2017年开始起草《九江市城市湖泊保护条例》,2018年12月初正式公布,今年5月1日起已正式实施,成为全省设区市首部涉水管理地方性法规。2018年12月6日,在全省贯彻实施《江西省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条例》新闻发布会上,市委书记林彬杨作为设区市唯一的总河长代表作了发言。今年初,庐山市南康镇西湖社区主任宋长青荣获全国长江经济带建设“最美护河(湖)员”称号。

  E

  优化水生态实施综合治理

  丰富的水资源是九江的特色和优势,良好的水生态是九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坚持综合施策、全面治理,着力打造江南水乡美丽生态。 

  高位布局水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我市编制了《九江市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制定了《九江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五年(2016∽2020年)行动计划》,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九江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并与中国工程院王超院士合作成立了水生态文明院士工作站,与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水生态文明科研合作,立足高起点对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谋篇布局。 

  全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严格落实岸线开发、河段利用、区域活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管控要求,全面开展长江岸线整治提升行动,积极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截至目前,沿江非法码头全部拆除到位,共计拆除76座码头85个泊位,腾出岸线7529米,完成复绿种植面积65.89万平方米,规范提升完成率达100%;关停矿山183家,矿山复绿3400亩;拆除“两违”建筑1.8万处90.7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县城和中心镇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沿江县(市、区)将新建污水处理厂9座、改造提升7座、铺设污水管网11万米。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打造最美“长江岸线”升级版和最美鄱湖岸线、最美西海岸线、最美修河岸线。

  70年水利华章已经写就,新时代水美九江正在绘画。九江水利将深入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和打造长江“最美岸线”的部署要求,以“节水优先”为底线,以“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为重点,扎实抓好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工程建设、水利管理执法、河长制湖长制、重点领域改革等重点工作,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全力推进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快构建九江特色水生态文明体系,为九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九江水利工作综述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政经新闻
   第A3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第A4版:视点·时评
   第A5版:国际国内
   第A6版:专刊
   第A7版:文化·体育
   第A8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书写水利华章 绘画水美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