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寻乡土故事 守护乡愁根脉

——太平关乡举办地名文化主题宣传活动
魏 浩
  参加地名文化主题宣传活动的代表合影留念。

  魏 浩 文/摄

  地名,承载着民族变迁与文化的根脉,既是社会交往的工具,也是区域文化的形态与载体。了解一个地方,常从地名开始——它或承载历史,或凝结传说,或体现民俗,直观映照出一方水土的人文风貌,是窥见社会历史发展的文化窗口。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挖掘红色地名文化,近日,彭泽县太平关乡民政服务站联合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关工委及太平村,共同举办地名文化主题宣传活动。乡关工委副主任兼报告团团长为部分退休老干部、集镇居民和小学生代表生动讲述了“马当炮台”与“望夫山”两地背后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

  “马当炮台”

  长江要塞的血泪坚守

  马当自古为军事要冲,1937年,为阻止日军西进,国民政府在此构建现代化要塞,沉船千艘、横链锁江,布设水雷,建成严密江防阻塞线。1938年6月,马当要塞保卫战打响。但由于指挥官李韫珩备战失职,抽调主官参加培训,致使日军乘虚而入。守军虽在守备军总司令王锡焘、总队长鲍长义率领下浴血奋战,击沉敌舰,重创日军,却终因援军延误、毒气攻击而伤亡殆尽,要塞失守。马当虽陷,但其英勇抵抗迟滞了日军进攻,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马当炮台”现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乡民政所退休干部魏炳花说,听了今天的讲座受益匪浅,“马当炮台”的坚守历历在目,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永远跟党走。

  “望夫山”

  智取敌巢的民兵传奇

  望夫山虽小,却因控扼交通要道,被日军设立据点,进而残害乡里。1945年4月,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决心拔除该据点。队长商群决策智取,游击队员王火应等十余人化装成民工,混入山上修工事。他们里应外合,以石灰沙土为武器,用铁锹锄头与敌搏杀,并提前控制炮楼、卸掉枪栓。经激烈战斗,未费一枪一弹,毙敌11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成功摧毁据点,而一名逃脱的日军,日后反而阴差阳错保护了村庄免遭报复。此役极大鼓舞了群众抗日斗志,扩大了根据地。望夫山于1993年被确立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太平村退休党支部书记骆林峰听了望夫山的故事后,对笔者说,智取望夫山的故事,要世世代代讲下去,教育子孙后代铭记抗日战争的血泪史,永葆红色江山万古长青。

  两地名的故事,是镌刻在大地上的抗战记忆。活动通过讲述这些鲜活历史,有效增强了群众对家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市各乡(镇)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况直播
~~~——太平关乡举办地名文化主题宣传活动
~~~
桂林街道~~~
马当镇~~~
五里街道~~~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乡域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探寻乡土故事 守护乡愁根脉
诗笔写峥嵘 颂歌咏和平
补选人大代表添力量 夯实民主根基促履职
排查文化经营场所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管网测量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