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玲
剧情简介:
电影《志愿军》三部曲系列终章《志愿军:浴血和平》聚焦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直至签署停战协议期间“边打边谈”的作战历程。前线战斗血火交锋,谈判桌上唇枪舌剑,面对敌人的一再挑衅,中华儿女合力反击,誓要奉陪到底,经过747天的抵死奋战,终于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搏来了期盼已久的和平。
国庆假期,首选的影片便是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浴血和平》。在走进影院之前,我还真有点不太明白这片名的意思:浴血,和平,这二者好像是矛盾的。但当我看完电影,方知这个题目是再恰当不过。和平,真的就是志愿军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志愿军:浴血和平》中,“谈”与“打”的激烈对峙让其从开篇就充满了张力。电影是从谈判开始的,但美国人的傲慢与不逊让每一个观者都血脉偾张。我方代表精心摆置的和平鸽被美军的飞机狂妄地吹散,谈判桌前美方代表的出言不逊也让我方一忍再忍。因为我们要展示我方希冀和平的决心和诚意。但美方却一再挑衅、步步紧逼,甚至将我方代表的警卫员姚庆祥(彭昱畅饰)在谈判中介区残忍地开枪杀害,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再忍了!既然一味的忍让换不来和平,那就只有真刀真枪地干起来,才能将对方打得服服帖帖!
和谈不成,那就开打。在《志愿军:浴血和平》中,既有战斗的大事件,亦有穿插的小细节,其二者恰到好处的融合也让这部影片充满了感染力。影片所着重展示的战事部分,是上甘岭战役,其着重展现的人物,则是黄继光。黄继光,小学课本上的人物,但如此立体地在大银幕上看见“他”,还真是第一次。原来他还那么年轻,却又这么勇敢,他还在憧憬着等战争结束就回家孝敬自己的老母亲。但战斗打响了,敌人的火力对我方进行猛烈的攻击,黄继光和战友们一次次顶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又一次次被猛烈的机枪扫射击退,多次被炮火震晕却又一次次顽强爬起来的黄继光,对身边的战友们说了一句:“别告诉我娘!”便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子弹密集地穿过他的身体,他依旧顽强地堵在枪眼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敌人的火力停止了,我们胜利了!但年仅21岁的黄继光,却永远地倒在了朝鲜的战场上。此刻的电影院里,很多人都默默地流下了眼泪,我们都在心里默默地说:和平不易,英烈不朽!
而在这战争的大事件中穿插着的一些小细节,也给影片增色不少。比如当铁轨被敌人炸毁,而运送物资的列车已经奔驰而来,危机时刻卡车司机赵安南(肖央饰)和战友一起,手握长杆扳手固定铁轨,列车滚滚而来,巨大的气浪和冲击力,将他们的双手震得血肉模糊,但列车却有惊无险地驶过!还有我方的谈判翻译李晓(张子枫饰),在面对美方代表的傲慢不逊得寸进尺时,斩钉截铁地说出一句:“NO!”此刻的影片中,给予李晓一个面部特写,演员张子枫那张犹显稚嫩的脸庞上,写满的是恪守底线不容反驳,是义正辞严毫无惧色!
《志愿军:浴血和平》的结尾,则是将今朝与往昔进行了交替回环的展现,它犹如神来之笔,将刚刚发生的现实与7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衔接,让影片有了宛若穿越般的恢宏与神奇。2025年9月12日,迎回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运-20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30位志愿军烈士终归故土,这是刚刚发生的历史现实,亦是影片所展现的艺术真实;但在这些遗骸中,仍旧没有找到李晓的爸爸李默尹(辛柏青饰),这是电影的艺术真实,亦是实实在在历史的真实。影片用这样的镜头告诉我们:70多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忘记那段历史,我们没有忘掉那些英烈;70多年过去了,仍旧有无数的英烈,还没有回到祖国。在电影中,已经步入老年的李晓回到当年的住处,她回想着和爸爸李默尹、哥哥李想(朱一龙饰)欢聚的那一刻温馨,也忆起了他们各自走向战场时的义无反顾!
《志愿军:浴血和平》,将历史的真实艺术地再现,它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英烈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