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呼吸系统疾病—肺炎 2024年11月12日

  2024年11月12日是第16个“世界肺炎日”。肺炎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死亡病因之一,是危害老人和儿童健康的“主要杀手”,但也是可防可治的。

  什么是肺炎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其中,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尤其是细菌、病毒、支原体和真菌等微生物。肺炎可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等;传播方式与感染的病原体有关,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等,可通过呼吸道飞沫、黏膜接触等方式传播。

  肺炎的症状表现

  肺炎的症状因人而异,与感染的病原体、症状的轻重等有关。轻度的症状通常与感冒、流感等相似,但持续时间会更长。肺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有:一是通常会出现咳嗽,伴有咳痰,痰液的颜色和质地也会因病原体和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二是发热,可达39℃以上,伴有寒颤或畏寒;由于肺部受损,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的症状。三是胸痛。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或深呼吸时感觉胸部难受,在走路、咳嗽时加重。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和婴儿可能症状不明显,表现为呕吐、发热、咳嗽、疲倦、无精打采,进食困难等。

  如何区分感冒和肺炎

  肺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等,其中咳嗽和咳痰是比较典型的症状。而感冒的症状则主要是鼻塞、流涕、喉咙痛、打喷嚏等,其中喉咙痛和鼻塞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从症状上来看,肺炎和感冒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其中,发热是肺炎比较典型的症状之一,而感冒则很少出现高热症状;肺炎的咳嗽和咳痰症状比较严重,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而感冒的咳嗽和咳痰症状则比较轻微;此外,肺炎和感冒的病原体也不相同,肺炎主要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而感冒则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如何预防肺炎

  保持个人卫生。一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定期洗澡、勤换衣服、保持身体清洁等,可以减少病原体在身体表面的滋生和传播。二是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地方,佩戴口罩能有效阻隔飞沫传播途径,减少病毒的传播风险。三是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动物或病人后,或者咳嗽、打喷嚏后,可以有效去除手上的病原体。

  保持室内通风。定期开窗通风,增加新鲜空气的流动,有助于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病原体浓度,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接触病原体。避免接触已知患有肺炎的人员,尤其是在他们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注意防范。

  及时接种疫苗。需要注意的是,预防肺炎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加强社会环境卫生管理、开展卫生健康宣传教育、阻断疫情传播路径等也十分重要。大家要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防控机制,有效预防肺炎的发生和传播。

  (市中医医院 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