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背拳头粑 2024年11月28日

  ■ 柯善志

  山背,是武宁县城的人对该县北片区的统称。何谓山背?山背,是指位于武宁县城东北方绵亘百余里的双娇山、南皋山、幸福山以北的大洞、泉口、横路、鲁溪、官莲五个乡(镇)。

  山背地处吴头楚尾,受吴楚文化影响至深。自古以来,山背不但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而且山背的饮食文化也是非常的丰盈和富有地方特色。尤其是山背拳头粑这道菜肴,非常有名气。其实拳头粑的制作工艺非常简单,就是用石磨将大米磨成粉末,用清水搅拌揉成粉团,再用手捏成长条带圆锥形的米粑。然后,加些佐料,煮、蒸或者炒,都是一道非常可口的菜肴。一道普普通通的农家菜为何成为名菜呢?这还得要感谢一个民间故事,造就了山背拳头粑的名气。

  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时候,有一天,朱元璋带领几名亲兵乔装打扮前往敌营察看,途经山背的一个村庄时,天色已晚,由于一行人步行百余里,饥渴难忍,便在村东头的一户人家中讨茶买吃。

  虽然这户人家比较贫穷,但主人又十分好客,农妇便煮了一大锅地崽菜和拳头粑给他们吃。由于拳头粑是和了地崽菜一起煮的,端上饭桌,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不禁让人食欲大增。一行人每人吃了三大碗,一个个肚皮都撑得圆鼓鼓的。食毕,朱元璋询问农妇:“大嫂,请问这道菜肴叫什么名字?很好吃呀!”农妇连忙回答:“这是我们当地的土菜,名叫拳头粑。”朱元璋突然用左手拍了拍大腿,高兴地说道:“谢谢你的吉言!拳头象征着力量,象征着权力。此行得到‘拳头粑’的帮助,真是有缘。我们这一仗,一定能够打赢的。”随即,朱元璋便命令随行亲兵付钱给农妇,但农妇怎样也不肯收钱。朱元璋见农妇情真意挚,不像作假,只好作罢。说了许多感谢的话语后,便立即带领一行人趁着夜色踏上了征程。

  后来,朱元璋果然领兵打败了陈友谅的几十万大军,建立了大明王朝,做了开国皇帝。他在执政之后,由于天天吃的都是宫廷御食,久而久之,便感到有些乏味了。有一天,朱元璋突然想起了战时在幕阜山区的一户农家吃过的地崽菜和拳头粑很有特色,齿口留香,回味无穷。于是,他便差遣亲兵将当年的那个曾为他们煮过一次地崽菜和拳头粑的农妇请到宫廷,为自己重新煮了一碗地崽菜和拳头粑。朱元璋食毕,大呼好吃、过瘾。朱元璋一高兴,便赏赐了这位农妇一大笔金银回家,同时,还将拳头粑列为御膳房的常用菜谱之一。这个故事便在当地一直流传至今。

  自我记事之日起,老家的山背拳头粑就是家喻户晓的一道名菜。无论是谁家操办红白喜事,都会用上这道菜。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粮食比较紧缺,拳头粑尤为金贵。只有逢年过节,或者遇到红白喜事,才能够吃上一次。如今,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物质丰富,有时候大鱼大肉吃腻了,还是很想吃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前,在大力打造全域旅游的大格局中,挖掘和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是当前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当前发展旅游事业的必由之路。但愿山背拳头粑这道名菜能够发扬光大并为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