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眼眸中的一点光 2024年12月05日

  ■ 桂丽娟

  每日往返于家和单位,两小时的车程成了我的日常。朋友们常关切地问:“你好辛苦哦,每天开车来回上班。”我总是笑着回应:“我不辛苦,车子更辛苦。”我真的不辛苦,相反我非常享受这种状态。对于30多岁的女性,有家庭、有两个孩子,什么时候还能有两个小时的独处时间呢?对于我们这样的女性,自由简直是奢侈。

  正如《再见爱人》中的黄圣依所言:“我牺牲了很多自己的时间,娱乐的时间,因为要陪小孩,特别是在假期的时候。”这番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特别懂这种感觉,周末和假期我也要陪孩子,或者送孩子去兴趣班。当时我报了一门想去已久的瑜伽课,可当与孩子上课的时间冲突时,我又决定放弃了我的课。我也曾向老公提出过我的想法,周末让他带一下孩子。可是因为他工作的特殊性,经常出差加班,搭把手的可能性真的是微乎其微。生活中这些事情特别多,好像结了婚,有了孩子,我们被捆绑的事情越来越多,自由也越来越少。

  对于女性缺乏自由这个观点,在一些书籍中也有讨论。《素食者》这本书中,英惠仅仅因为不想吃肉,竟被剥夺了这微小的自由。书中那血腥残暴的场面,令我触目惊心。“小舅子抓住妻子的力量远比大姨拽着岳父的力气大,只见岳父一把甩开大姨子,硬是把手里的糖醋肉往妻子的嘴里塞去。妻子紧闭着嘴,连连发出呻吟声。妻子痛苦地挣扎着,岳父用糖醋肉使劲捻着她的嘴唇。”看到这,我感到害怕与困惑。仅仅是不想吃肉,难道不可以吗?仅仅是吃这件事,难道这点自由也没有吗?非要按照他人的意愿生活吗?英惠从吃肉开始,一点一点地失去人身自由。

  这不禁让我想起,那部根据郑州50岁自驾游阿姨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她的心声:“我就想出去看看,看看日子还有没有别的过法。我在郑州过了30年,从来没有离开过。我都想好了,等我外孙上了幼儿园,我就出去转转,那天地任我行啊。我伺候了你30年,处处看你脸色,什么男人啊。我以为,忍一忍这辈子就过去了。但我现在不这么想了,我早就该走了,谁也别拦我。”好像女性从长大开始,我们就要做这个,做那个。理所当然的,这些家务事,琐碎的事,就天然的给到我们。什么时候,隐忍成了我们的标签,退一步,成了我们的委曲求全。就像郑州大姐说的:“但我现在不这么想了,我早就该走了,谁也别拦我。”

  我们的委曲求全,并非懦弱,而是用自由换取我们想守护的人和事。然而,我们依然是“我”,渴望的不过是那眼眸中的一点光——那是对自由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