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养老服务人才支撑 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 用心用情托起幸福“夕阳红” 2024年12月07日

  本报记者 洪永林

  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91.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0.11%,做好老龄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人护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中养老护理员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照顾老年人的日常起居,还包括心理陪护和身体抚慰等方面,这些人性化的关怀和专业的技能是机器无法替代的。由于社会认同、收入待遇、工作压力等多重因素,年轻人几乎都不愿意从事老人护理工作,导致养老护理员的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护理需求。为破解这一难题,市政协委员王毅在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关爱养老服务行业解决行业痛点的提案》。

  该提案由市民政局主办,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协办。针对王毅委员提到的相关问题,市民政局及时调研并将相关政策进行了反馈。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37家,其中,县级及以上社会福利院12家,乡镇敬老院148家,民办养老机构77家,机构床位数2.07万张,入住老年人9600人,共有养老护理员1350人。

  为补齐养老护理人员不足的短板,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养老服务人才培训计划,九江学院护理学院成功获评第一批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正在组织九江职业大学等申报第二批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市人社部门推动全市43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设养老护理培训课程,9家技工学校开设养老护理等相关专业,现有在校生522人。市教育部门积极引导7所中职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现有在校生3555人。市民政部门坚持每年举办养老护理员培训,并将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农村颐养之家工作人员和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纳入培训对象,每年培训护理员不少于1000人次,已累计培训5100人次,进一步提升养老护理员职业素质和护理技能。

  同时,积极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出台《九江市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对在我市养老机构专职从事养老护理工作连续满3年的本科及以上、专科(高职)、中职毕业生(不含事业单位在编人员), 分别给予不低于3万元、2万元、1万元的一次性入职补贴。对取得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在养老护理岗位从事工作满2年后,分别给予不低于500元~5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岗位补贴。2023年,全市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1690人次,发放培训补贴210.4万元。此外,市民政部门还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比学赶超的浓厚竞技氛围。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获评省级最美养老院院长4人、最美养老护理员14人,极大提升了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尊崇感和社会认同度,营造尊重养老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

  全市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加强对养老护理员的政策支撑,提升养老护理员持证比例,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养老服务行业,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用心用力用情托起幸福“夕阳红”,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