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晏医民 记者吕莹)“感谢警察叔叔,我终于可以上学了,我想和你们一起与户口簿拍张合照!”11月27日下午,一个身穿蓝色毛衣的男孩拿着崭新的户口簿和修水县公安局香炉山派出所民警一起在户政窗口前开心地留下合影。
男孩名叫强强(化名),今年8岁,在此之前一直是个“黑户”。8年来,户口问题一直悬在强强一家人的心中。“眼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上学了,可我的孙子因没有户口无法报名!”今年10月份,强强的爷爷急匆匆地来到香炉山派出所寻求帮助。民警询问得知,2016年的一天清晨,在云南务工的童先生在家门口捡到一名被遗弃的男婴。经多方打听,未听说谁家丢了孩子。在一直寻找男婴家人无果后,童先生决定收养孩子。
务工结束后,童先生便将孩子带回修水抚养。由于不懂法律,童先生一直未给孩子上户口。现在孩子已到了上学的年龄,童先生一家心急如焚,无奈之下,童先生的爸爸只好来到香炉山派出所,寻求民警帮助。
了解情况后,民警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将此事上报县公安局。办理户口需要核实男孩为非拐卖儿童、非已登记户人员,还要做入户走访、调查取证、信息采集等一系列工作。为了解决强强的户口问题,香炉山派出所教导员戴伟强和户籍民警徐婧娟四处奔走、收集资料。11月5日,他们驱车1300余公里,抵达童先生8年前务工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他们走访了当时的知情人、目击证人,排除了强强被拐卖的情形,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依法完善相关手续。
11月27日,在民警的不懈努力下,强强终于有了户口。12月2日上午,童爷爷来到香炉山派出所,将一面印有“人民警察为人民,千里赴滇鱼水情”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表达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