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秋斌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明确了改革的价值取向,为新时代深化改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提供了根本遵循。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改革的科学部署上来,从思想、方法和实践三个维度思考如何服务保障改革,为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清障排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锚定改革的奋斗目标,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为谁护航”。牢记改革根本价值取向。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利益出发,围绕人民需求展开。纪检监察干部应深刻认识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把握时代脉搏,坚定扛起政治责任,忠诚履行监督职责,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护航改革,造福人民。站稳人民立场书写民心答卷。全面深化改革需广泛的人民参与。纪检监察工作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密切关注群众切身利益,深入一线开展调研,以强有力的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要找准改革结合点,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监督措施。要发挥专责监督作用,正风肃纪反腐,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厚植为民情怀守护民生福祉。改革旨在发展,成果需全民共享。纪检监察工作应树牢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当前,要持续开展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尤其是在教育、医疗、殡葬等民生领域,坚持挺纪在前,运用“四种形态”,解决突出问题,查处重点案件,通报典型案例,有力惩处违纪违法行为,让群众在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汲取改革的群众智慧,在方法上努力提升“护航能力”。依靠人民力量提升破困思维。人民群众是改革动力,应激发其积极性,引导参与、支持、推动改革。纪检监察工作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向群众学习,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廉洁保障、权力监督,做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要认真吸收群众宝贵经验,提高工作创新能力,增强贯彻《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倾听群众呼声探寻解题之法。全面深化改革需精准解题。纪检监察工作应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拓宽渠道,深入基层倾听呼声,结合实际思考贯彻改革举措,思考健全监督体系的方向,思考如何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三不腐”。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改革与纪检监察工作的结合点,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回应群众关切明确护航路径。全面深化改革需兼顾人民利益。纪检监察工作应落实《决定》第59条,在权力、资金、资源集中领域强化日常监督。同时,融合从严管理与鼓励担当,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促进党员干部清廉担当。结合政治生态评价,加强对被监督单位改革工作的监督评价,确保改革措施有效落实,取得预期效果。
立足改革的监督首责,在实践中全面彰显“护航担当”。立足深化改革目标任务抓监督切题。全面深化改革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纪检监察工作应聚焦改革目标,加强社会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监督,跟进全程,确保决策部署落实。要紧盯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等问题,纠治急功近利、政绩工程等行为,坚决查处面子、形象工程背后的乱作为,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立足民生福祉重要任务抓监督重点。加强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建设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纪检监察工作应锚定正风肃纪,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整治违规吃喝、收礼等问题,严查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深挖党员干部酒驾背后的风腐问题;精准处理隐形腐败,如“快递送礼”、公款旅游等,细化风腐同查同治举措,既查腐又纠风,提升整治效果,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立足党员干部担当尽责抓监督质效。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广大党员干部尽责担当。纪检监察工作应坚持问题与目标导向,督促党员干部履职。通过党群互动平台,精准把握群众需求,推动教育、医疗、民政、农业等领域办实事,增强群众获得感。同时,紧盯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不作为乱作为,整治贪大求洋、任性决策等问题,重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如“就医重复检查、骗取低保社保资金、殡葬服务乱收费”等,以“小切口”推动“大整治”,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总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也是确保改革正确方向、赢得人民支持的重要法宝。纪检监察机关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密结合改革实际,以坚定信念、务实作风、有力举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作者单位:九江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