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燕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临近,我辗转几百里,回到老家祭奠父亲。晚上休息时,我照例取出父亲生前盖过的被子,我把脸贴在被子上。顿时,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甜蜜而忧伤。
父亲是个性格温和的人,对儿女极其慈爱。无论我们兄妹犯什么错,父亲从来不曾疾言厉色地训斥,更没有粗暴地动过拳脚,总是和颜悦色地给我们讲道理,之后便垂头不语,似乎犯错的人是他,理应受到责罚的人是他。父亲的神情比打骂更让我们愧疚,我们便暗下决心一定要争气,让父亲以我们为荣。这也促使我们从小就养成了自尊自强的性格,并因此终身受益。
父亲酷爱读书,每逢寒暑假,做中学校长的他从来不出去打麻将喝酒,而是在家里安静地读书写字。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爱上了读书。每当我读完一本书,父亲就与我交流读后感受,对人物的品质、故事的情节、艺术表现的手法等方面与我探讨。在父亲的引导下,我的语文成绩向来名列前茅,为后来从事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离家最近的乡镇中学教书。结婚后,需要调到丈夫工作的城市。那时跨县调动难度是很大的。为了我们夫妻团聚,一向不肯低三下四求人的父亲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昔日的同学和朋友,好在他们欣赏父亲的才华敬重父亲的人品,纷纷给父亲出主意。生性腼腆的父亲不知跑了多少趟,说了多少好话,我终于顺利地调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
对于父亲,我和哥哥姐姐一直心存感恩。父亲为了供我们读书,自己省吃俭用,尽管经常外出开会学习,但父亲对穿衣服也不甚讲究。父亲做了20多年的中学校长,两袖清风,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了毕生精力,还尽己所能帮助了很多穷苦的师生,很受家乡父老的尊重。我们尊敬父亲,充满了对世上这一个难得好人的怜惜和敬重。
2018年初,83岁的父亲查出了肺癌。我们感觉天塌地陷,几经犹豫,最终听从医生的建议放弃治疗,只是无微不至地照顾陪伴他,想方设法减轻他的痛苦。
2019年6月3日,父亲安详离世。父亲离开那晚,母亲担心我害怕准备睡在父亲的床位上,我呜咽着,粗暴地把母亲赶到一边,执意睡在父亲的位置上。我要用心感受父亲留下的体温和气息,珍藏于心。
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我坚持留下父亲的被子。从此,每次回家我都盖父亲的被子,被子柔软,盖在身上很舒服,就像父亲亲切的目光注视着我,就像父亲慈祥的爱环绕着我。盖着父亲的被子,我贴着父亲的温暖,觉得父亲从没有离开,我还是一个被父亲宠爱呵护的幸福的孩子。
时光不居,岁月如流。父亲离开我快6年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他。父亲留下的被子,则是我最珍贵的物品,我只愿贴着父亲的温暖,感受父亲如大海一般磅礴的爱和眷恋,在这失怙的人间,我就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