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压舱石” 拓宽“蓄水池” 打造“快车道” ——洪下乡扎实推进村级组织后备力量培养工作 2025年07月10日

  张绪榕

  村级组织后备力量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关乎乡村发展的未来。近年来,瑞昌市洪下乡扎实推进村级组织后备力量的培养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强化组织领导,筑牢人才培养“压舱石”。建强村级组织后备力量,组织引领是核心。该乡将村级组织后备力量培养工作置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乡党委主要负责人主动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深入各村调度,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精准掌握各村后备力量培养现状与不同需求;同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工作进展,及时解决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常态化调度推进,确保人才培养工作有序开展。

  精准选拔培养,拓宽人才储备“蓄水池”。面对部分行政村存在的人才少、“选人难”困境,该乡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一方面,深入开展分析研判,打破地域、身份等限制,拓宽选人视野,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村级组织后备力量,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全方位摸排挖掘人才,充分调动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的积极性,从本土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等群体中,精准筛选出有能力、有担当、有情怀的村级组织后备干部人选。

  畅通成长渠道,打造人才发展“快车道”。让村级组织后备力量“人人尽展其才”,关键在于构建完善的成长机制。该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为后备力量量身定制成长计划,在实践中锤炼能力。采取理论提能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乡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工作一线为课堂,通过跟岗锻炼、结对帮带等方式,帮助后备力量快速成长。健全科学考评机制,从工作实绩、群众口碑、作风纪律等多维度,对后备力量跟岗锻炼情况进行考核,定期反馈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优秀、条件成熟的后备人才及时启用,打通“选、育、用”全链条,让后备力量在乡村振兴舞台大展宏图、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