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九江 文脉悠长 2025年09月27日

  (上接1版)秋日的双井黄庭坚故里,凉风送爽,山谷道人的墨香穿越时空感染采风团的每一位成员,大家表示要弘扬先贤精神,赓续文化根脉,在守正创新中为文化自信贡献新闻和网络正能量的磅礴力量。

  丰收田野、满目金黄。修水县另一处文化高地——陈门五杰故里四周的稻田,呈现丰收盛景。网络名人吴雁姿说:“修水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这趟文化寻根之旅让我们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是一名共饮修河水长大的永修人,此次有幸参与‘书诵千年 诗画九江’文化探寻,我被这一方水土深厚的人文底蕴深深折服,这不仅仅是一次探访,更是一场精神的寻根,作为九江的网络推介者,我要通过网络,让家乡的千年文脉,在我们的传承中愈发鲜活。”

  结束修水的采风,大家一路风尘仆仆赶到庐山市,一脚踏进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千年书院的书香文脉传承让采风团成员颇感兴趣,大家感叹说:“‘书诵千年’的主题在这一刻真的具象化了,书院的文化高度与九江的山水人文,是‘一书一城’共生共荣的最好体现。”参观完白鹿洞书院,采风团走进庐山秀峰景区,领略“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的无限风光。

  秋风起,向山行。在庐山诗词博物馆、庐山书房·KULING,采风团探访九江、庐山是如何被诗词、书香浸润着。两天的采访行程,九江深厚的文化底蕴令采风团成员赞叹不已,大家用镜头与文字记录下黄庭坚诗词书法的艺术魅力、双井村“进士文化”的传承活力、陈门五杰“家国情怀”的精神内核,白鹿洞书院的文化厚重、庐山诗词的气势磅礴。从宋代文人的风雅,到近代先贤的担当,再到当代文化的活化,九江的文化脉络正是长江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微观缩影。采风团成员们表示,将通过文字、短视频、图文、海报等多元形式,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传播,让更多人读懂九江文脉的厚度,也为推动长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九江样本”,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