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出新优势 合出新动能

  (上接一版)南义镇党委副书记彭呈仁介绍,幸福里·水云间民宿与周边秦山风景名胜区、武宁鲁溪洞、巾口花千谷、庐山西海等旅游点形成一小时旅游经济圈。近年来民宿经营收入累计190万元左右,带动了216人次就业,不仅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时间回拨至阳春三月,“走!去武蛟花海踏青去。”这是瑞昌人与武蛟的一场春日浪漫约会。当油菜花竞相绽放时,便是武蛟乡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万亩梯田花海、国际乡村马拉松赛、落日露营基地等亮点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参观。近年来,武蛟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依托“油菜花经济”,着力打造高质量农文旅活动项目,持续擦亮油菜花海这张“金色名片”,如今已成功举办4届油菜花节。2024年油菜花节系列活动更是圈粉无数,活动带动周边以零售、餐饮为主的消费金额超110万元,餐饮消费同比2023年增长40%,零售消费同比2023年增长25%,累计参与游客超8万人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花园乡举办首届“白茶采茶节”南屏茶旅文化活动、夏畈镇铜源剪影文化园成功举办音乐烟花大会等节庆活动、国营赛湖农场成功获评全国乡村休闲观光农业五星级精品点……一个个乡村文旅项目也纷纷交上了“亮眼答卷”,瑞昌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坚持传承创新并举 点亮城市文旅“新地标”

  漫步在瑞昌老街古巷,可曾记得它曾经的模样?经过一年多的改造升级,如今的瑞昌老城,粉墙黛瓦的四角门、雕栏画檐的城隍庙、古朴大气的赤乌场、店肆林立的望仙桥……既留住了醇厚质朴的“老味道”,也注入了朝气蓬勃的新活力。

  去年国庆期间的热闹,至今令人回味无穷。赤乌庙会系列活动在焕然一新的老城赤乌文化街区开启,市民们移步出门,品庙会游街、看喷泉表演、逛灯市集市文市诸市,行人如织、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的热闹场景仿佛还在眼前。自开展老城改造工作以来,瑞昌坚持以保留与保护城隍庙建筑群的传统文化为核心,致力于将老城赤乌文化街区打造成集文化活动街区、大型礼仪和文化广场、新商业街区和市民游客集聚地于一体的城市记忆文旅商综合体,真正实现了让市民群众在家门口体会漫卷烟火气的城市生活。“我刚从外地打工回来,经常带孙子来城隍庙逛一逛,这里建得蛮好的,给我们市民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市民李金河面对采访说道。

  这边赤乌庙会带来的热潮还未褪去,瑞昌铜岭铜矿遗址博物馆迎来开馆日为金秋十月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这座千年遗址终露真容。作为国内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铜矿,瑞昌铜岭铜矿遗址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信息、历史记忆、文化精神和社会认同,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因此,瑞昌市委、市政府坚持“保护”与“活化”并举的理念,立足将铜岭铜矿遗址打造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新名片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要基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目标定位,充分发挥传承文脉、服务社会、优化环境、带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保护利用成果,得到更为丰富的文化滋养。

  精彩远不止于此。作为瑞昌市首个农旅深度融合的项目,瀼溪田园自2024年7月面向公众开放以来,始终保持“热辣滚烫”态势。许多市民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拍照、游玩。园区内规划设置的无动力乐园、开心农场、露营基地、水上乐园等游玩项目,为游客提供丰富娱乐体验的同时,也能让人感受悠久的农耕文化,让“诗和远方”变得触手可及,如今已成为市民游客节假日亲子观光、亲近自然的热门场所。

  聚力重大项目攻坚 迈上文旅发展“新台阶”

  收获,从来都没有捷径,也没有从天而降,而在于一如既往的默默耕耘,一以贯之的辛勤浇灌,以及一抓到底的信心决心。2024年,瑞昌市围绕“决战大工业、开辟新赛道,奋力打造长江之滨活力新城”的发展思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才使得文旅事业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瑞昌市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主任严春智告诉记者,“在铜岭铜矿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过程中,面对文保项目审批手续复杂、建设资金不足、博物馆年久失修等困难,我们多措并举,协力推进。一是成立铜岭遗址公园项目推进指挥部,统筹推进遗址公园建设。二是组建铜岭遗址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设计招标组和现场推进组,分工协作,合力推进。三是建立周调度、月汇总的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并打通项目建设中的‘肠梗阻’,确保攻坚目标顺利完成。”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2024年,瑞昌市抢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战略机遇,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紧紧围绕构建“文化优势”“旅游资源”“核心景区”“品牌城市”“业态融合”“要素保障”六大板块,厚植山、水、田、遗址、红色、体育等文化旅游资源,厚培“长江文化”“非遗项目”“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等特色优势,通过系统谋划、聚焦优势、打造品牌、融合业态,顺利推进了铜岭铜矿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赛湖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老城赤乌文化街区、瀼溪田园农旅综合体四大重点文旅项目,完成投资6.6亿元,有力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我感觉瑞昌多了很多休闲娱乐的地方,比如瀼溪田园,还有国庆期间的城隍庙庙会,人很多,很热闹,我觉得瑞昌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市民祁树芳感叹道。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当前,瑞昌文旅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踏着文旅融合蓬勃发展的时代节拍,瑞昌将始终立足本土文化特色,秉持传承创新的发展理念,继续谋划推进一批文旅项目,让“诗与远方”从憧憬变为惬意享受的美好体验,实现城市与游客之间的“双向奔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特别报道
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阔步前行
元旦到,一批新规护航新生活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发布
我在岗位迎新年
融出新优势 合出新动能
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活动今日启程
2024年全市财政收入完成325.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