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区讯(刘明明 特约记者张金玲)清晨,伴随着冬日暖阳倾洒,柴桑区港口街镇青栖湖湿地(原东湖湿地)两岸芦苇摇曳,每年聚集来此过冬的青头潜鸭、天鹅等候鸟,或游弋徜徉、或觅食嬉戏,勾勒出一幅人鸟和谐的生态画卷。
“褐羽披身青染头,栗胸白腹嵌银眸”是对青头潜鸭的生动写照,青头潜鸭数量稀少,属于极度濒危物种,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青栖湖湿地青头潜鸭观测记录753只,全省首个以青头潜鸭为主题,集自然科普、研学旅游及生态文明教育于一体的科普宣教馆——青头潜鸭科普馆便坐落于此,项目总投资约650万元,将于近期对外开放。
整治沿湖岸线、修复水质生态、调整湖泊水生植物;种植乔木1163棵、铺设草本植物5万平方米;在湖中种植芡实、荸荠等水生植物4万平方米,农作物补偿面积516亩,打造青栖湖“候鸟食堂”,破解“人鸟争食”局面……近年来,港口街镇大力开展整治青栖湖环境工作,如今的青栖湖水生植物茂密、自然植被丰厚,呈现了“湖水清、沿湖洁、生态美、环境优”的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