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产大模型发展按下提速键

  (上接一版)

  “当前全球和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均处于稳步增长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大模型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加速发展的关键技术产品,其市场潜力不容小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蒲松涛说。

  从应用范围来看,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前者可在不进行微调或少量微调的情况下完成多场景任务,后者则更聚焦特定行业,满足制造、金融、能源等不同领域的需求。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目前,我国累计培育416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随着大模型行业快速演进,其专业领域不断细分。

  比如,黑猫集团所在的炭黑行业,为橡胶、塑料等行业提供上游材料,工艺流程复杂,对技术、安全生产等要求高。浪潮云洲以知业大模型为底座,融合知识图谱、行业大数据等,通过优化生产工艺、精准控制参数,推动黑猫集团炭黑新产品合格率提升15%,备件消耗减少20%。

  “人工智能正从赋能工业研发设计、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环节,逐步深入工业中试验证和生产制造等,展现出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巨大潜力。”蒲松涛说。

  大模型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多管齐下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首先就是筑牢基本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认为,大模型高度依赖算力、算法、数据。一方面,要加快人工智能现有技术路线追赶,加大对前沿模型架构、先进计算等变革性技术路线战略布局;另一方面,也要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加快推进算力互联互通,同时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的软硬件生态,支撑算法突破、应用赋能。

  蒲松涛建议,推动建设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降低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参与门槛,鼓励形成百花齐放的市场竞争格局。

  实体经济是大模型应用的“大赛道”,但工业场景多样、复杂等特点提高了人工智能赋能应用的门槛。业内普遍认为,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行业专业知识理解仍不足,大模型展现的能力尚不足以支持专业应用,强化应用场景的训练是当务之急。

  “要聚焦高价值人工智能创新领域,支持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也要进一步拓宽数据渠道,支持打造垂直细分领域工业大模型。”蒲松涛说。

  安全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基础。相对于大模型本身的研究,相关的安全研究刚刚开始。业内人士建议,高度重视大模型发展中的安全隐患,加大数字安全等领域技术创新,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建立完善相关标准规则等。

  记者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将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等加快算力、算法、数据研究攻关,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推动人工智能和重点行业深度融合。同时,加快生态培育,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乡域
扎扎实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2025年“清朗”行动重点开展8项整治任务
切实将信访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1月我国汽车出口47万辆 同比增长6.1%
我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热采油田Ⅱ期项目投产
国产大模型发展按下提速键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沪举办
组织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
国产电动型飞艇AS700D科研首飞成功
湖口县建设用地土地报批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