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杰 本报记者 朱曦薇
2025年,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聚焦重大项目攻坚、设备更新赋能、服务保障升级三大主线,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1~4月,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2%,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0.9%,为全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九江以项目为王、创新为要、服务为本的生动实践。
重大项目攻坚提速
锻造产业发展强支撑
工业项目是投资的重要载体,2025年全市制造业领域计划实施重大项目685个,总投资374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02.1亿元,三项指标同比增幅均超过20%。我市创新构建项目“赛马”比拼推进机制,推动重大项目全周期提速,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建设进度刷新“九江速度”。总投资106亿元的九江石化150万吨/年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将打造“炼油+芳烃+PTA+PET+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条,带动江西石化产业转型升级;世界级钨矿资源基地——大湖塘北区钨矿取得采矿许可证,项目初步设计通过评审,百亿钨精深加工产业园加速落地;修水模具数字产业园围绕模具产业营收过百亿的目标全力攻坚,钢材加工、台群科技、智泰模具、江家坪配套产业园二期等一批在建项目加快推进。重塑能源氢燃料电池、国瑞重工35万吨铸锻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天赐锂电材料延链补链、科院生物、云威锂业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项目储备激活“未来动能”。瞄准新质生产力赛道,2025年将重点推动华祥高纤聚酯长丝、江铜铅锌二期、中广核风氢醇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开工。加速建设中石化芳烃炼化一体化、心连心化学产业链延伸、巨石年产100万吨玻纤新材料等产业链龙头项目。积极谋划九江钢铁升级改造一体化项目,持续推进大湖塘钨矿暨钨产业园、江西模界荣耀平台等重大项目,为产业升级积蓄长远势能。
设备更新+政策赋能
点燃转型升级新引擎
我市抢抓国家设备更新政策机遇,以“政策引导+金融支持+服务赋能”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政策红利精准落地。去年以来,我市把设备更新作为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主攻方向,作为稳增长、促转型、解难题的重要抓手,组建专班赴国家部委对接政策,持续滚动摸排储备项目。目前,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已完成3批次申报,204个项目获工信部审核通过,总投资744.8亿元、贷款需求267.7亿元,规模居全省首位。为确保政策成果转换为投资增量,市政府多次召开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工作推进会,截至5月底,16个项目成功放款,共计15.76亿元,放款金额全省第一。
数智转型成效凸显。作为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九江出台《九江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和“14条”支持政策,统筹国家和省市4亿元以上奖补资金,“点、线、面”发力“智改数转网联”全覆盖。截至3月底,全市已完成入企诊断2049家,启动改造1503家(其中阶段性完成912家),其中拟升级至L6以上企业已启动改造315家(其中阶段性完成93家)。
产融创新破解瓶颈。依托国家产融合作试点优势,创新推出“产融通”金融产品,重点对接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等优质中小企业,按不同的支持方向设“专精特新贷”“产融贷”“数转贷”“技改贷”和“绿色贷”五种产品,财政贴息奖补总额达5500万元。(下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