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浔 本报记者 商 乐
激光切割火花飞溅,伺服电机低鸣运转……走进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优地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一台台具备28个储物隔间、搭载激光雷达的“优小哥”无人配送机器人正有序下线。毗邻处,优必选人工智能产业园内,首条机器人生产线进入安装冲刺阶段,猎户星空自营智慧工厂设备调试完毕即将投产……行走在位于科技城的九江机器人小镇,蓬勃发展的热浪扑面而来,一条集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链正强势崛起。
基座夯实 算力资本“双擎”牵引
产业勃兴,基座先行。60万平方米科创中心一期、新产业综合体一二期已建成投用,32万平方米科创中心二期及综合体三期正加速建设;70余公里主干路网畅通无阻,3.2平方公里芳兰湖公园不断优化产城生态基底……截至目前,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累计启动基础设施项目已超百个。在数字空间,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投资20亿元的鄱阳湖智算中心也相继落地,构建起“3+3+N”智能算力体系。
“公司采用‘算力云控物联网,物联网驱动机器人’模式,今年订单较去年翻了一番,充沛的算力让我们对长远发展充满信心。”江西优地科技九江工厂负责人向明说道。算力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新粮仓”,依托全省首个算力调度平台——“息壤”,科技城联动中部云80PB存储及超120万核VCPU算力,为机器人研发注入了澎湃动能。
此外,科技城创新“基金招商”模式,联合政府引导基金及社会资本设立基金10支,总规模达30亿元,已间接投资包括金利恒机器人、捷誊云技术、光电产业园等在内的8个机器人上下游项目,总投资额达10亿元。资本的东风持续强劲,总规模40亿元的新基金正在积极筹备,它们将重点投向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为项目落地注入源头活水。
机制赋能 政策链式“四轮驱动”
借助政策东风和机制创新之力,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以机器人产业为核心赛道,科学编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确立“四轮驱动”战略——算力筑基、资本赋能、配套升级、场景创新,推动集群效应加速显现。
“今年以来,科技城各招商团队前往北京、深圳等地,接洽了全国四五十家机器人领域企业,数量和质量较去年都有大变化。”科技城招商和企业服务部副部长王昕告诉记者,他们的团队成功推动了独角兽企业特斯联集团投资5亿元的智能硬件制造总部项目落地发展。“同时,我们实施招商新举措,力争全年新签约产业项目不少于30个,其中机器人上下游项目不少于20个。”
为了让企业放心投资、舒心经营、安心发展,科技城瞄准产业链堵点,于今年4月启动总投资2亿元、占地近万平方米的共享数智化制造中心项目。该项目整合高端精密加工资源,构建共享服务平台,着力破解本地企业装备配套外省依赖难题,预计年内可投入试运营,将成为九江首个集精密加工、技术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共享制造枢纽。
同时,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着力构建机器人基础配件一站式配送体系,形成共享加工中心、供应链金融、设备租赁、公共仓储等配套生态,显著缩短企业投产周期,吸引轻资产初创企业聚集。目前,园区机器人年产规模预计可达3万台,涵盖物流配送、医疗消杀、工业检测等10余个细分领域。(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