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延彬:

给钢轨做“B超”的探伤工

孔 颖

  本报记者 孔 颖

  8月的京九铁路九江长江大桥上,钢轨被晒得发烫,反射出刺眼的白光,散发出阵阵热浪。

  7时50分,孙延彬在京九铁路九江长江大桥南引桥下拿着工具,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孙延彬是国铁南昌局九江桥工段探伤车间班长,日常工作是给钢轨探伤。

  作为连接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九江长江大桥每日承担着大量旅客列车和货运列车的通行任务,是京九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暑运期间千万旅客的出行安全和货物运输的畅通无阻。

  孙延彬说,现在正值暑运,铁路运输迎来了高峰,客流量大幅增加,列车运行密度增大,对钢轨的冲击荷载逐渐增强,极易造成钢轨的疲劳伤损,给运输安全造成隐患。而高温天气下,钢轨也更容易出现胀轨等问题。8时许,孙延彬和工友抬着35公斤重的探伤仪器走上大桥的铁路桥面。仪器刚一启动,就发出“嘀嘀嘀”的响声,大家熟练地开始对九江长江大桥钢轨进行检测。

  钢轨探伤如同给钢轨做“B超”。通过仪器超声波分析可疑波形,钢轨探伤工能判断钢轨内部是否有裂纹,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实现对钢轨伤损的查早、查小,是钢轨防断的第一线。烈日高悬,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钢轨的温度也在升高。置身滚烫的钢轨之间,孙延彬和工友们的行走速度控制在每分钟50米左右,稳健而缓慢。大家拿着探头在钢轨上来回滑动,眼睛紧紧盯着跳跃的波形。

  “大家注意一下邻线来车,停止作业,不要侵限了,工地防护提前通知班组,做好准备。”“焊缝接头注意一下暂停看波,认清可疑波形,打好标记。”……9时许,太阳变得更毒,大桥上的热浪层层翻滚,大家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但他们依然全神贯注地工作着。

  “温调器位于钢轨的伸缩器部位,这种地方是我们探伤的重点部位,如果有问题的话会对行车安全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重点探伤。”在九江长江大桥铁路桥梁温调器区域,孙延彬蹲下来,俯身探伤。

  9时45分,天窗即将结束。检测任务暂告一段落,此时孙延彬和工友们已是汗流浃背,衣服紧紧贴在身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公益
柴桑区破解托育服务难题 托起“柔软”民生
“九江太燃了!”
水上狂欢 清凉互动
九江队士气高涨 9日兵发上饶
庐山旅游(韩国)推广中心成立
给钢轨做“B超”的探伤工
“用胜利回报球迷”
家庭助廉 干部家属集中上“廉政课”
登山达人李和武:登山给了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