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大关

  本报讯(黎咏华 刘军)2018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打造区域率先发展战略高地的目标,坚持发展争先、生态优先、创新领先、开放抢先、民生为先、实干当先,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和主抓手,深入开展“重大项目见效年”活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财政增收良性互动。全年财政收入突破500亿元,完成508亿元,同比增收46.8亿元,增长10.1%,收入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圆满实现了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预期目标。 

  一年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国家持续的“减税降费”,全市上下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坚持不懈优化营商环境,主攻发展质量,通过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夯实财源基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着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和区域航运中心,大力推进“5+1”特色千亿产业集群,培育新经济新动能,努力实现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利用“财源信贷通”“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等财税金融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全年共放贷26.98亿元,为全市719家中小微企业减负利息支出3309万元;积极推进“政府产业引导基金”,2018年市财政新增资金1.2亿元,母基金筹资规模扩大至7.2亿元;2018年,倒贷“资金池”为全市66户企业完成87笔倒贷业务,累计提供倒贷资金22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9000余万元;放宽“创业创新贷”门槛,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帮助创业创新小微企业申请获得流动贷款支持,努力在全市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通过支持实体经济,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培植壮大财源。 

  在经济发展有力带动下,全市财政运行情况良好。一是财政收入“量质齐升”。根据年初确定的“兼顾总量、平衡质量”的原则,全市财政收入和税收占比均同步提升,收入总量实现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在保证财政收入平稳运行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全市税收收入共完成429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4.4%,较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良好增长势头,拉动财政收快速增长。二是县域经济“稳中向好”。县区充分发挥园区建设对财政增收的带动作用,各地上项目、建园区、抓招商、强力推进,竞相发展,县域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县级财政总收入完成461.8亿元,同比增长13.3%,高于全市平均3.2个百分点,全市有五个县区过30亿元,其中开发区收入过百亿元,新增湖口过40亿元,武宁、德安和柴桑区过20亿元。三是财税部门“勤征细管”。全市财税部门积极实施打骗打虚行动,坚决惩处抗税、骗税、偷税、逃税等不法行为,加强对重点税源监控管理,着力强化税收征管和稽查,努力挖掘中小税源征收潜力,加大非税收入征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 

  随着全市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财政支出保障力度也在持续加大。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56.3亿元,同比增支28亿元。其中涉及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 

  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民生方面支出高达444.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9.9%。一是加大了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支出,社保和就业支出完成89.7亿元,增长21.8%;二是加大了科学技术、节能环保和城乡社区等方面的支出,同比分别增长54.9%、16.5%和44.3%;三是务实开展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2018年仅市本级已下达扶贫资金1.58亿元,比上年增长40.5%。实现了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向基屋、向农村、向社会事业倾斜,解决了一批群众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实事、难事,财政改革发展红利更多地惠及千家万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政经新闻
   第A3版:综合新闻
   第A4版:融媒·时评
   第A5版:时事
   第A6版:视觉
   第A7版:文化·体育
   第A8版:专版
201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大关
做强庐山冬季旅游 确保来山游客安全
致读者
奔向新希望 万人逐半马
“九江印·2018长江最美岸线”九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成功举办
市行政服务中心:当好企业群众的“服务员”“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