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热血”接力

彭招峰 潘 成 孔 颖

  彭招峰 潘 成 本报记者 孔 颖

  9月7日,章建军的朋友圈里,发出了一封感谢信:“我是车祸患者陶小妹的爱人,今天在这里真诚地发一封感谢信,向所有为我妻子寻找、捐献‘熊猫血’的好心人说声‘谢谢’。”陶小妹手术成功,章建军感谢各方。

  9月4日8时许,共青城市的陶小妹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遭遇车祸,腰椎错位断裂,下肢失去大部分知觉。因伤情严重,陶小妹被送至省人民医院治疗。“我爱人的血型是B型中的RH阴性血,医院告知要有足够的8个单位的血源才能做手术,省人民医院向省血液中心积极调取血源,但当时只能调到1个单位。”章建军说。

  稀有的“熊猫血”,急缺的血量,消息传出后,一场牵动无数人心的爱心救援,迅速从共青城市向外蔓延。

  “紧急!紧急寻找B型‘熊猫血’!”当天,一则由“共青城发布”公众号发出的求助信息,瞬间引爆朋友圈。“我转发!”“有没有人是熊猫血?”“大家帮帮忙!”无数市民自发加入转发队伍,不断扩散消息、提供线索、联系血站,一场“热血”接力悄然开启。

  消息越传越广。当天,九江市中心血站将仅有的3.5个单位的库存调配往省人民医院备用。共青城市的吕琴与杨文、南昌的王虎玲等爱心人士纷纷赶往南昌市八一广场爱心献血屋。最终,两位爱心人士捐出了600毫升宝贵血液。

  血量还远远不够。吕琴通过朋友辗转联系上共青城市的另一位“熊猫血”市民刘艳华。时间已是9月4日19时30分,刘艳华刚忙完工作,还没来得及吃晚饭就直奔南昌市。

  最终,在多方的协调下,“熊猫血”血量达到6.5个单位。

  9月5日,医生决定采用血液回收的方式弥补血量的不足,于9月5日13时许对陶小妹进行了手术。如今,陶小妹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康复中。

  一滴血,一片心,一群人的善意接力,为一个生命争取了更多宝贵的“熊猫血”。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市民的安危,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

  “共青城市融媒体中心、共青城市第一中学、共青城市人防蓝天救援队等单位成功联系到了很多志愿者,素未谋面的朋友帮忙转发消息,也有单独和我联系的许多好心人士。”章建军说,正是这份陌生的温暖,成为全家人渡过难关的底气,“千言万语道不尽感激,唯愿这份爱心能传递下去,也祝所有好心人平安顺遂、一生康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武宁新闻
   第04版:时评·视点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健康
   第07版:乡域
   第08版:公益
习近平向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致贺信
不断夯实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我市进一步支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家水泥厂彻底颠覆你的想象
球乡的温情
五千六百余件事高效办成 推动就业工作提质增效
一场“热血”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