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幸福道

潘 成 孔 颖

  潘 成 本报记者 孔 颖

  从泥泞小道到康庄大道,改变的是脚下的路,提升的是群众的幸福感。近年来,共青城市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一条条通村达户的农村公路,不仅织密了城乡联动的交通网,更架起了连接百姓幸福与乡村希望的“快车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苏家垱乡青山村在建的苏共线至樟树查家路面改造工程施工现场,一段新浇筑的水泥路面正进行保养,不久后,这里将铺上平整的沥青。这条全长2.172公里的道路,已默默承载了20余年的岁月,曾经路面龟裂、坑洼不平的问题,让沿线600余名村民的出行犯难。“我们这条路是2003年修的,破损严重,很不方便。现在‘白改黑’后,大家进出就方便了。”青山村樟树查小组的查代华期盼着新路通车的日子早日到来。

  而在泽泉乡关帝庙村十七组,去年年底建成的柏油路早已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这条村里唯一的进出通道,如今像一条平整的黑缎子,穿梭在稻田与村落之间。“柏油马路很好走,我们老人家出去也不打滑,特别好。”村民胡海兰满脸惬意。

  村民汪河清更是见证了这条路的“三级跳”——从颠簸的石子路,破损的水泥路,再到如今的柏油路。“通往我们村的只有这条路。2008年我们自筹资金,把石子路改成了水泥路,后来时间久了,水泥路也变得坑坑洼洼。去年‘白改黑’后,路平坦了,开车也舒服了。”他感慨道。

  村民们的获得感,源于共青城市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久久为功。2019年以来,该市累计投入10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一张“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已然成型。

  “我们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让每一条路都成为乡村振兴的富民路、幸福路。”共青城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专职副大队长左振梁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视觉
   第04版:融媒·视点
   第05版:综合
   第06版:金融
   第07版:文化·体育
   第08版:公益
从“田间草药”到“致富金苗”
九江职业大学蔡若虹美术馆开馆
庐山植物园联合华南国家植物园启动“我家的绿植”公民科学项目
瑞昌市疏浚产业园全面建成
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链
我市4人入选全省优秀企业首席质量官
吹响第四季度冲刺号角
九江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拼进度 抢效率
九江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幸福道
九江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