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飞鹏
还是那样的美丽,还是那么的馨香,不知什么时候,街道两旁的合欢树都开满了花。像是一把把立着的小粉扇,在微风里轻轻招摇。行走在柔和的黄昏,触目合欢花的美丽,沐浴合欢花的馨香,使我有些不能自持。
合欢花多是粉红色,它红得很特别,从花轴中心抽出一团毛茸茸的细长花蕊,花蕊的下面是浅白色,到了上面便过渡成了粉红,好像是精心染上的,很有层次感。这些花朵有如一把把打开的小扇子,掩映在碧绿的枝叶间,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也有一些整朵都是浅白的,这样一树姹紫嫣红,一树絮蕊如雪,更显得风情妩媚,仪态万千。
合欢花这么美丽,但它名字的来历却有些苦涩。合欢树原来叫苦情树。传说有位秀才苦读十年,准备进京赶考。他的妻子叫粉扇,十分贤惠体贴。临行时,粉扇指着窗前的苦情树对他说:“夫君此去,如果高中,不要被京城的繁花迷惑眼睛,而忘记了回家的路呀!”秀才说:“哪会呢?如能得中,一定早日归来看娘子。”想不到的是,秀才走后,却一直杳无音信。粉扇在家等了又等,青丝变成了白发,也没有等到丈夫归来。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粉扇指着苦情树许下誓愿:“如果夫君变心,从今往后,让这苦情树开花,夫为叶,我为花,花不老,叶不落,一生同心,世世合欢!”说罢气绝身亡。第二年,苦情树果真都开满了花,那花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挂满了枝头,还带着一股略显苦涩的微香。人们有感于粉扇的痴情,便把苦情树改名为合欢树。正如粉扇说的那样,从那时起,合欢的叶子随着花开花谢而晨展暮合。
传说可能是附会,但合欢花本身确实有些苦涩。合欢花盛开在六、七月间,这个时候,或是骄阳似火,或是风雨飘摇,因而漫步合欢树下,总是看到地上坠满了粉红的落英,不自觉间,欣赏便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还有就是,合欢花虽然美丽,但每朵花开的时间却不长,有的甚至只有一天,早上开放,傍晚便凋谢了。迎着朝阳开放出姹紫嫣红,却在夕晖里凋零一地,这也让人感到有些苦涩忧伤。我不由想到这么一句话:“美丽总是愁人的”。合欢花的背后竟充满了凋零与苦涩!只是这些隐藏得很深,人们被它的美丽所陶醉,而忽略其背后的苦涩与忧伤。
不过合欢花凋谢得快,开得也快。这朵花凋谢了,那朵又盛开了,碧绿的枝头总是缀满美丽的花朵。更奇特的是,在开花期间,它的花轴会不停向上伸长,不断产生新的花苞,开出花来。因而尽管合欢树下落英满地,但它的枝头,一朵一朵合欢花总是开得无比的绚丽旖旎。合欢花就是这样用不断的凋零与绽放,诠释着美丽的独特内涵。
合欢花最美的时候是在黄昏。浑黄的夕晖中,一对对羽状的叶片慢慢靠拢,合欢花也开始闭合起来,仿佛一位含羞的少女,关上了自己的心扉,等待有情人来开启。这时,夜幕渐渐降临,合欢花闭上了,但是它散发出的香气却更加清新,浸在微微的夜露里,益发的沁人心脾。
在这沉沉的夜幕里,又有不少合欢花的蕊瓣坠下枝头。但我知道,在明天的朝阳里,会有更多合欢花绽放出夺目的绚丽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