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义竹编“钱”景无限好

——走出一条“党建引领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田先敏教孩子们竹编技艺。

  东升村幸福里·水云间民宿旅游项目别具一格。

  曾凡宇 文/摄

  近年来,瑞昌市南义镇以党建为引领,深挖本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竹编的深厚底蕴,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直至发展胜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定准非遗传承“导航星” 指引乡村新征程

  南义镇素有“竹编之乡”的美誉。镇党委立足本土文化优势,秉持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工作理念,锚定乡村振兴方向。一方面,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乡村产业振兴协同发展,全力推进以竹编工艺为特色风格的东升村幸福里·水云间民宿旅游项目再升级,开发建设野炊、吊桥等丰富的旅游业态,促进非遗文化和乡村旅游在发展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该民宿项目在去年获评江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点后,今年又成功获评江西省星级乡村民宿。另一方面,在美丽集镇建设进程中融入非遗元素,打造非遗文化长廊,建设矿山生态修复竹编文化园项目,新建竹编非遗文化馆,让古老竹编技艺在现代城镇重焕生机,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促进产业文化良性互动。

  积蓄非遗传承“聚能环” 激活乡村新动力

  近年来,该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文化传承,突出把支部建在竹编文化传承一线。指导辖区竹编工艺厂、恒辉竹编工艺有限公司等企业携手成立南义镇小微企业联合党支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南义竹编工艺厂厂长田先敏便是其中一员。党支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吸纳残疾人就业,助力残疾人增收。与瑞昌市残疾人联合会合办残疾人免费竹编培训班,目前已培训60余名残疾人,其中40余人成功上岗或自主创业。同时,党支部高度重视非遗文化传播,每年定期开展竹编精品进社区、乡村、学校展览活动,拉近竹编与大众距离,让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扎根。

  争当非遗传承“红旗手” 引领乡村新风尚

  “我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能把自己的手艺一点点传授给他们是我毕生的追求。”身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田先敏老师同时也是一名有着28年党龄的老党员,虽已年逾古稀,仍坚守校园非遗教育一线,亲授竹编技艺,在青少年心中播撒非遗种子。

  田先敏主动传帮带,教会身边许多人掌握竹编技艺。其中,省级非遗传承人雷保红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每年到九江学院,通过学术讲座、实践教学等形式,免费向大学生传授非遗文化与研究成果,培育众多非遗传承新生力量。

  南义镇党委还着力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通过开展“竹编筑梦,礼赞祖国”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体验竹编工艺,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带头赓续竹编工匠精神,强化党员担当,凝聚干事合力。 

  在青山翠竹环抱中,南义镇正凭借非遗打造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未来,镇党委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探索非遗与乡村振兴融合新模式,让非遗文化在乡村大地绽放璀璨光彩,助力南义镇迈向美丽、富裕、文明新征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乡域
南义竹编“钱”景无限好
上门走访重点企业
低收入人群医保缴费“动态清零”
做好铁路沿线防火工作
交通劝导保畅通
立功送喜报 尊崇显荣光
督导检查食品安全
“集成通办+下沉服务”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