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明杰
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更是企业生存的“硬支撑”。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尤其在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频出实招。市政府机关党组成员、办公室副主任龚飞在接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专访时表示,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今年3月召开全市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并印发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聚焦五大专项行动,其中“涉企融资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由市政府办牵头,通过细化22条举措,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直面企业最迫切的诉求。”龚飞介绍,涉企融资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从政策落实、融资渠道拓展、产业链金融扶持、担保服务优化、银企对接强化五大方向发力。同时,市政府办以督查促提升,规范涉企督查,整合诉求办理平台,定期开展“回头看”,推动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此外,通过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市政府办全体干部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处处彰显营商环境”的意识,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对此,我市创新推出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今年以来,已开展130余场对接活动,服务企业近1000户,达成融资意向超130亿元。金融机构围绕全市制造业“9610”工程推出光伏贷、绿色能源贷、有机硅贷等特色产品,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担保机构通过扩大银担合作覆盖面,一季度为1090户企业助贷增信30.5亿元。(下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