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青年要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付小军

  付小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高度赞扬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勉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群体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要坚持用理想信念指明方向,以家国情怀滋养心灵,凭过硬本领支撑担当,靠奋斗精神铸就辉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理想信念是青春远航的“压舱石”。理想信念构成了青年认知世界的价值框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生奋斗的高度与格局。在价值多元的时代浪潮中,唯有筑牢信仰之基,才能避免在思想激荡中迷失方向。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简单的物质积累,而是包含着文明形态重构等宏大命题。青年群体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物质与精神、效率与公平、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构高度的价值认同,激发持久的奋斗动力。

  家国情怀是青春绽放的“营养基”。家国同构的文化基因,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这种文化血脉不是可有可无的空洞之物,而是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碰撞,家国情怀为青年提供了国家、民族等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础,搭建起连接个人与集体的精神纽带,使广大青年避免在个体化浪潮中迷失方向。当代青年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既要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局限,也要避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实现对中华文明传承和对人类命运关怀的高度统一。广大青年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积极投身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洪流,寻找人生价值、标注成长坐标,振奋精神、接续奋斗,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能力锻造是青春担当的“承重梁”。在知识迭代加速的新时代,青年群体的能力建设既是关系到个人事业发展的“小事”,也是影响到国家发展的“大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青年群体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双重挑战,既要突破关键领域的技术壁垒,又要破解复杂系统的治理难题,这就要求青年群体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在跨学科融合中拓展广度。广大青年要将知识储备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培育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推进认知范式与思维方式的深刻革命,在“知行合一”的持续淬炼中,构建起支撑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能力。

  奋斗精神是青春燃烧的“助燃剂”。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日益丰富的当下,一定程度上,奋斗精神不再是生存压力的被迫选择,而是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在新的技术革命的加持下,奋斗精神不是机械重复的“苦干”,而是强调创新创造的“巧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奋斗精神,既要传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也要注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时代特质。这种新型奋斗观,强调智力贡献与体力投入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青年群体要把奋斗与创新深度融合,深挖奋斗潜力,苦练创新内功,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创造源源不断的新质生产力。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青年群体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当理想信念照亮前行之路,家国情怀化作行动自觉,过硬本领支撑使命担当,奋斗精神熔铸人生底色,新时代青年必将在历史长河中镌刻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印记,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继续在复兴之路上砥砺前行。(作者单位:九江市委党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理论·视点
   第05版:综合
   第06版:乡域
   第07版:生活·健康
   第08版:公益
新时代青年要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
“两新”政策效应不断显现有力提振内需
部分地区旱情持续 积极抗旱保供
科学调度 抗旱保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