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蓼南乡滨湖游火热出圈

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尹美洋 赵佳敏
  ①鄱阳湖“布鲁威斯号”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②“环保达人”义务捡拾垃圾。

  ③市民“草原”上露营放松心情。

  ④蓼南沙滩音乐节受游客热捧。

  尹美洋 赵佳敏 文/摄

  近年来,庐山市蓼南乡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滨湖自然风光,紧紧扭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克服转型“阵痛”,实现绿色发展,推动村民在家门口踏上致富路。

  蓼南乡湖岸线绵延数十公里,过去村民大多以捕鱼为生,过着“靠水吃水”的日子。十年禁渔政策实施以来,渔民积极响应号召“上岸转型”。让上岸渔民生活有奔头,成为需要着力解决的民生热点。为了让退捕渔民上岸有出路,生活有保障,蓼南乡党委决定因地制宜谋发展,依托滨湖春看沙山日出、夏观扬澜烟波、秋赏湖滩蓼花、冬睹洲渚雁归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滨湖旅游业。

  滨湖旅游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投入,久久为功。该乡聚焦“引流”这一突破点,通过构建优质的生态环境、出彩的活动营销、暖心的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滨湖旅游发展新路径。

  环境是“引流”的基础。该乡聚焦入湖主干道沿线核心区域,推动路域环境提档升级,常态化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四级联动机制,聚焦白色垃圾、枯枝败叶、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整治,为游客营造路畅、景美、舒心的游玩环境。

  活动是“引流”的核心。该乡以节庆活动为媒,先后精心策划系列特色文旅活动。筹办庐山市夏季村晚暨蓼南沙滩音乐节、鄱阳湖“布鲁威斯号”露营大会,吸引游客两万余人,为游客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娱体验,提升了滨湖旅游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庐山本地自媒体创作者合作,放大鄱阳湖“布鲁威斯号”流量效应,加大乡域特色文旅资源宣发力度,持续聚集滨湖旅游人气。

  服务是“引流”的关键。在重要节假日期间,该乡组织全体乡、村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靠前服务,为游客做好交通疏导、路线指引、安全防护等服务,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累计300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持续完善沿湖岸线周边旅游配套设施,修缮旅游公厕,提升游客服务体验。引导沿岸村民开办“农家乐”,设置流动摊贩摆卖区,方便游客购买特色手工艺品、农副产品,品尝本地特色美食,让游客玩得尽兴,吃得满意,购得开心。

  时至今日,蓼南乡的滨湖旅游已是火爆出圈,天南海北远道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滨湖旅游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今年“清明”“五一”假期,共计接待游客突破5万人,带动周边20余户上岸渔民增收60余万元,村民们实现了从过去渔船上“摇摇晃晃”到如今农家乐“稳稳当当”的转变。村民纷纷表示,多年都没见过、也没想过会有这么多人来村里游玩,真是比过年还热闹。

  据蓼南乡新华村委会负责人尹云金介绍,随着滨湖旅游的发展,村里的人居环境改善了,也促进了就业,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马当镇~~~
张青乡~~~
黄金乡~~~
磨溪乡~~~
太泊湖开发区~~~
付垅乡~~~
浪溪镇~~~
龙城镇~~~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理论·视点
   第05版:综合
   第06版:乡域
   第07版:生活·健康
   第08版:公益
蓼南乡滨湖游火热出圈
家校联动筑防线
齐心“协”力防溺水
查验救生设备
撑起“平安伞”
查螺灭螺不留死角
危房排查不留隐患
应急演练不留盲区
普及防溺水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