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满湿热交织季
健脾祛湿护健康

田晓航 王烁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记者田晓航 王烁)21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中医专家介绍,这一时期我国普遍进入夏季气候模式,气温升高、雨量充沛,容易带来食欲减退、心烦易怒等健康问题,养生防病重在健脾祛湿、清热解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医师董国菊介绍,小满节气暑热渐盛,湿热交织,昼夜温差明显,这种气候特点容易导致人体湿热困脾,表现为食欲减退、脘腹胀满、大便粘滞不爽等消化系统症状;或导致暑热扰心,出现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舌生疮等心火旺盛表现;气候忽冷忽热还易引发感冒、咳嗽等外感病症,过度贪凉饮冷则可能诱发腹痛、腹泻等脾胃虚寒症状。

  小满时节养生防病,在饮食起居上该注意什么?董国菊说,饮食宜清淡利湿,可用药食同源的薏米、赤小豆等煮粥或煲汤食用,避免过食生冷油腻以防损伤脾阳、加重湿困;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午间暑热盛时减少外出,早晚天凉时适时添衣;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舒缓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

  “根据中医理论,在五行中夏季对应心脏,暑热易扰心神,因此还应注重情志调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一科主治医师寿鑫甜说,这一时期宜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绪大起大落;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特别注意监测晨起血压和心率变化,保持适度饮水,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小满时节还可采用中医外治方法来预防和应对常见健康问题。郑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张玲燕说,日常可通过背部的刮痧、拔罐、中药熏蒸以及艾灸足三里、阴陵泉、中脘、脾俞、胃俞等穴位,达到健脾化湿、祛病防病的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理论·视点
   第05版:综合
   第06版:乡域
   第07版:生活·健康
   第08版:公益
当代年轻人的社交货币与情感表达
小满湿热交织季 健脾祛湿护健康
研究发现疟原虫 躲避人体免疫系统新线索
小心!脊柱侧弯正在伤害孩子的健康
新证据可能将爬行动物起源前推4000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