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菜油飘香处
最是乡村情

张志雄
  滴滴香油寄托无限乡愁。

  张志雄 文/摄

  悠悠浅夏,暑气渐起。暮色初临时分,漫步于乡间小径,一阵醇厚浓郁的菜油香悄然萦绕鼻尖,循着这缕芬芳,我来到了香气的源头——村头的榨油坊。

  榨油坊虽外观朴实无华,面积也不算宽敞,可走近一看,内部设备却一应俱全。风谷车、翻炒机、榨油机等有序摆放,各司其职。机器轰鸣作响,奏响出一曲劳动乐章。榨油师傅动作娴熟,将翻炒好的菜籽倒入榨油机,同时目光如炬,时刻留意着每台机器的运转情况,确保生产万无一失。前来榨油的农户多是夫妻搭档,他们配合默契,一人守在出油口,小心翼翼地接住金黄的菜籽油;另一人则在出渣口,麻利地将榨油后的残渣铲入袋中。现在正值油菜籽成熟丰收的时节,也是榨油坊忙碌的高峰期。听油坊师傅介绍,这段日子里,榨油坊的机器几乎日夜不停,全力运转。

  菜籽油与榨油坊,对于在农村土生土长的我而言,是镌刻在记忆深处的存在。儿时跟随父母榨油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家家户户都会种上几亩油菜。收割和榨油之际,左邻右舍自发相互帮忙,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助你,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间地头与油坊上空。那份邻里间守望相助的温情,成为岁月里最温暖的印记。听老一辈人讲,如今的榨油方式已简便许多。往昔传统榨油,需先用稻草包裹菜籽,置入特制夹具,再以木槌反复撞击挤压,方能出油,这一过程倒真将“榨”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榨油坊内,我与一位大伯攀谈起来,询问今年的收成。大伯笑着说:“今年油菜籽收成不错,可惜家里人少,种的不多,就榨了一点油,够老两口平时吃。我俩就好这口纯正的菜油香,煎鱼、煎豆腐、炒菜都离不开它,味道别提多香了!”夕阳的余晖洒在榨油坊,映照着一对夫妇将一桶桶榨好的菜籽油搬上车。看着他们脸上欣慰的笑容,我想这一车收获便是他们辛勤劳作的最好回报。

  身边不少人都钟情于菜籽油,这喜爱背后,不仅因为它天然健康,富含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具有降低胆固醇、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等诸多益处,更在于它承载着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眷恋。油菜籽可谓浑身是宝,榨出的油可供食用,榨油后的残渣还能当作肥料滋养土地,延续生命的循环。

  若说乡村记忆有独特的味道,那菜油香必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每当乘车途中,若偶然嗅到那熟悉的香气,我总会不自觉地摇下车窗,贪婪地深吸一口。这缕醇香里,饱含着对家乡土地的深切眷恋,也寄托着对儿时劳作岁月的由衷敬畏。

  (作者系柴桑区城门街道工作人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乡域
古法匠心融新技 菜油焕彩富乡民
“上门授课”守护青春成长
提高应急抢险技能
菜油飘香处 最是乡村情
清理铁路沿线杂物
摆摊设点宣讲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