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论九江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袁媛 舒欣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陆军步兵学院时强调,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培养一茬茬、一代代合格的红军传人。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包括物质层面的革命遗址、文物,制度层面的革命政策、口号,以及精神层面的革命信念和精神品质。这些资源具有特定的教育价值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载体。

  九江作为红色资源丰富的地区,其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引导大学生了解红色历史,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增强传承红色基因的自觉性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增强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自觉性,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

  积极融入思政课堂,增强理论认同。通过系统讲授红色文化知识,让学生在中国红色历史中体会革命斗争的曲折历程,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从红色精神中汲取真理和信仰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积极融入社会实践,激发情感认同。通过组织参观红色景点、瞻仰革命英烈、聆听红色故事以及“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重温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实现理论认知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

  积极融入校园文化,培育行为自觉。通过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道德品质和行为实践方面向榜样看齐,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促进红色文化的价值实现

  红色文化在助力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确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应通过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使大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政治觉悟得到提高、道德水准得到升华。

  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以红色经典为引领,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精神,洗涤心灵、升华情感,将红色精神融入血脉,提升思想境界。

  增强红色文化的凝聚功能。借助九江本地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增强学生对“第二故乡”的情感认同。同时,弘扬学校自身的精神文化,讲好学校创业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爱校荣校的责任感。

  强化红色文化的感召力量。用红色资源中的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其精神世界、补足“精神之钙”,规范道德认知与行为,引导大学生群体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创新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形式

  红色资源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特别适用于实践育人。应引导大学生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

  组织红色主题文艺活动。将九江红色文化融入各类文艺演出,通过红色诗歌朗诵、红色影视剧展映、红色剧目创作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化对红色文化的认知。

  创建红色主题班级。依托九江红色资源,打造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班级,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将红色文化育人融入学习生活全过程。

  开展红色主题党(团)日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参观红色场馆,开展户外体验活动,强化仪式教育,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革命精神。

  组建红色主题学生社团。依据学生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组建各类红色社团,开展红歌大赛、红色征文、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红色资源的隐性教育功能。

  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组织大学生赴红色资源丰富的县市和农村地区,开展支教、医疗志愿服务和红色文化调研宣传,为地方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九江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九江红色资源深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袁媛 舒欣)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际国内
   第04版:教育
开展校园全面检查
凝心聚力担使命 培根铸魂育新人
志愿服务点亮新征程
市中心幼儿园
家校联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市湖滨幼儿园
组织收看《开学第一课》
论九江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家校共育促幼小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