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魏建忠:退休不褪色 基层显担当

张 倩

  本报记者 张 倩

  “能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自己也感觉很快乐。”这是魏建忠常说的一句话。2009年退休后,魏建忠回到了德安县磨溪乡老家。他时刻关心家乡发展,为促进磨溪乡农业产业发展,他多次到有关部门争取项目扶持政策,联系专家实地调查和论证。他还致力于弘扬优秀文化,提出打造以“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文化品牌。他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百姓谋福利,用真心服务邻里百姓,在平凡的基层续写着不平凡的奉献故事。

  民生工程的监督员

  “退休后总想为家乡人做点事,为家乡的发展再加把柴、添把火。”退休赋闲的魏建忠回到了德安县磨溪乡老家,热心帮助群众解决难事,主动协助化解邻里纠纷,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水系连通项目是德安县磨溪乡的重点水利项目,该项目通过连通水系、河道清障等系统治理,解决水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恢复河湖功能。项目施工前,面对大家的不理解,魏建忠以实际案例和简洁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解释水利项目的重要性。渐渐地,大家都开始理解并支持项目建设。在项目施工期间,魏建忠主动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积极协调沟通,对项目设计提出合理修改意见。

  “这里改造好后,既保留了隔堤,可以起到防洪作用,还修建了景观游步道、观景平台等,现在这里成了我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村民黄金华满脸笑容地说。

  乡村振兴的引路人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为促进家乡白茶基地项目落地,魏建忠与村“两委”负责人及驻村帮扶工作人员多次到县直有关部门争取项目扶持政策,为乡里近200亩白茶基地争取到了20余万元项目帮扶资金,打造了白茶产业一条龙。同时将本地家庭有困难的26户纳入白茶基地用工队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磨溪乡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什么不积极挖掘利用它们来做文章?”从2021年开始,魏建忠提出打造以“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文化品牌,树立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IP。

  自2021年起,魏建忠连续三年筹备了磨溪乡“国庆文化周”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此外,魏建忠还筹措资金送戏下乡,把群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送到了乡亲们的家门口,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播了文化惠民政策,更引领了磨溪乡尊老爱幼、和睦邻里等社会风尚。

  文明乡风的倡导者

  “‘忠孝仁义、耕读传家’,既是德安义门陈家训传统,也是我们的家风。”在推动乡村发展的同时,魏建忠更是文明乡风的“播种人”。

  他依托“熟人熟地”优势,秉持“情理化解矛盾,谈笑解决难题”理念,针对宅基地权属纠纷、征地拆迁等问题,既用乡土情理拉近距离,又以法治准则明晰边界,实现“解法结”与“化心结”同步推进。现在,无论是乡村发展的大事要事,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大家总会第一时间想到魏建忠。

  在帮助群众化解心结的同时,魏建忠还组织建立了助学基金,每年8月份给困难学生送去助学金。除此之外,每年的春节、重阳节等节日期间,魏建忠还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送去关怀。“我们一定要尽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魏建忠总是这样和身边人说。

  “作为一名从基层走出来的党员,要有一心为民的情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魏建忠的话语朴实无华,他说,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坚守在基层一线,用余热温暖邻里,让“夕阳红”在为民服务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资产焕新“破茧” 工业旧址迎新生
发挥主流媒体优势 护航消费者权益
筑牢“双节”期间安全防线
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
九江队全力备战赣超淘汰赛
我市举行第十六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
球迷老爸用奔波托举儿子足球梦
推动曲艺艺术在高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魏建忠:退休不褪色 基层显担当
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