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粮囤”节粮减损

新华社发 商海春 作

  新华社记者 邵 琨

  粮食丰收后,如何再增产?记者从日前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国际粮食减损大会上了解到,与会各方认为通过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举,将“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的理念贯穿到生产、收获、储存等多个环节,可以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

  当前,全球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淡水等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与会各方代表认识到,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

  粮食生产背后是大量耕地、水、农资等要素的投入。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介绍,生产减损依然是大范围的、需要任重而道远的行动环节。特别是要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提升机械化、标准化作业水平,做到生产过程减损。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粮食损失率降低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产2700多万吨粮食,够7000万人吃1年。面对粮食损失和浪费这一全球共同的挑战,各个国家为此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有的国家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打击食品浪费,有的国家加大了资金投入。

  我国已经以法律形式规范消费者和餐饮行业行为,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未来,节粮减损还需要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新华社9月12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政经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要闻·时评
   第05版:国际国内
   第06版:健康九江
   第07版:魅力乡镇
   第08版:广告
尽善尽美为人民
年轻人如何摆脱信用卡过度消费“泥潭”
推动免税消费更好发展
“小粮囤”节粮减损
当代教师“传道”也要过好互联网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