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修:

“帮扶+科创”助力重大项目“加速跑”

王炳堃 朱志应 郑文斌

  王炳堃 朱志应 特约记者 郑文斌

  连日来,永修县各大项目现场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该县秉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进取精神,以“帮扶+科创”为双引擎,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帮扶特派员:项目建设坚实后盾

  帮扶特派员是永修县项目推进的重要保障。该县燕坊镇帮扶特派员袁威负责帮扶永合新材料项目。永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朱佩表示,目前项目进度较快,预计三个月内所有主体完工。燕坊镇为项目配备了特派员,他们每日到工地巡查,每周参加例会,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公司目标明确,就是加快建设,早日投产盈利,为地方贡献足额税收。

  在现场,袁威仔细询问企业需求与困难,同时提醒施工方根据高温天气调整作息时间,注意安全生产。

  永合新材料永修光刻胶及树脂系列产品生产项目是省、市重点项目,占地98.33亩,预计今年12月底完成主体工程。该项目达产后,可年产2万吨光刻胶和1.5万吨树脂系列产品,预计年产值超14亿元。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车间、仓库已完成正负零施工,多个车间和仓库的模板安装、梁柱浇筑等工作正有序推进。

  袁威以及众多帮扶特派员的持续付出,为这些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筑牢了坚实基础。

  科创平台: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自20世纪90年代星火有机硅厂建成全国首个万吨有机硅单体装置以来,永修县有机硅产业从无到有、从产业突破到集群发展,“星星之火”形成了产业创新的“燎原之势”,打造出“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省内头名”的特色产业集群。

  星火工业园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汇聚了180余家有机硅上下游及配套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搭建了省级有机硅“产业大脑、中试基地、检测中心、实训基地”四大平台;以有机硅产业链党委为引领,组建有机硅专家顾问委员会、星火有机硅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有机硅重点实验室九江分中心、有机硅创新研究院、数字化诊所,成立全省首家化工救援基地、创新推出有机硅产业引导基金、“有机硅产业贷”,成功举办硅基新材料技术创新应用大会、氟硅产业绿色发展大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服务配套和要素保障,加速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高位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促发展

  永修县高度重视企业运行和项目建设工作,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自2024年起,永修县紧扣企业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全链条靶向策略,开展分阶段动态适配,创新推出营商环境直通车4.0升级版暨企业集成服务中心,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在企业发展初期,首创“123+N”政务服务集成改革模式,推行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四证联发”改革,为企业顺利起步提供有力支持;为全县项目和企业配备帮扶专班,常态化开展“三帮三促”活动,编制《企业全生命周期帮扶手册》,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流程指导。

  在企业成长阶段,加强重点产业链金融支持,设立3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创新推出“有机硅产业贷”;推进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改革,营造规范有序的监管环境。

  在企业发展后期,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依托科创平台优势,成立有机硅产业顾问委员会,组建有机硅产教联盟,开展“订单制”校企合作;建立涉企诉求一链响应改革工作机制,实现涉企诉求“一口受理、分类交办、限时办结、跟踪问效”。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 前景光明

  在帮扶特派员的辛勤付出、科创平台的有力支撑以及良好营商环境的推动下,今年以来,永修县项目建设成果显著。

  永修县招商引资成绩优异,72个项目签约落户,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全县共有18位像袁威这样的帮扶特派员,还有100多名一线帮扶干部活跃在项目建设一线,其中大多是90后年轻干部。他们与项目共同成长、拼搏奋进,用汗水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全县已完工项目16个,在建项目13个,正在办理手续的项目35个。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各项目正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如今,在赣鄱大地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永修县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高质量帮扶,依托强大的科创平台,一个个重大项目蓬勃发展,正书写着更加灿烂的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理论·视点
   第05版:综合
   第06版:乡域
   第07版:生活·健康
   第08版:公益
“帮扶+科创”助力重大项目“加速跑”
我市开展“夏季风暴”禁渔专项行动
柔性执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抗战文献、实物集中展示
切实守护群众“充电宝安全”
荷花香 采莲忙
采摘莲蓬
市科技局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
用证据“破局”,30年坚守检察初心
停放有序 文明“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