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音淇 本报记者 洪永林
“今天我和同学们体验了一把无人机足球的对抗赛,觉得太神奇、太好玩了!”9月12日上午,柴桑区市民广场成了科普的海洋,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伴随着孩子们探索科学奥秘后发出的一阵阵惊叹声,2025年全国科普月九江主场启动仪式暨科普集市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
科普集市现场,设置前沿科普展示体验区、美好生活展示体验区、重点产业科普展示区。前沿科普展示体验区成为公众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的核心区域,设有人工智能展演、科普实验秀、乐高编程和科技互动体验四大板块,融入VR漫游、机器人舞蹈、机器狗障碍竞技、液氮实验、乐高物联网沙盘、特斯拉线圈等数十项互动项目,让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在沉浸体验中理解科学原理、感受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
“孩子们可以参与动手编程,进行组装,锻炼自己创新创意思维和动手动脑的能力,是一款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机器人装备。”在九江市人工智能科创基地展位前,多款拼装的ukit机器人被孩子们团团围住,来自柴桑区第四小学六年级学生徐东伟不一会儿就熟练地利用遥控,操作机器人搬运小球,引得其他的孩子跃跃欲试。他说:“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拥抱科技生活的美好未来。”
本次全国科普月九江主场活动的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由市科协和柴桑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柴桑区科协承办。活动现场,来自柴桑区乡镇科协、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市创客协会、市室内设计师协会等科协组织代表,九江石化、市农业科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等27家企事业单位,科普工作者、科普志愿者搭建起的科普集市,吸引了柴桑区干部群众、部分中小学校师生在家门口赶一场科普大集。
柴桑区第四小学带队老师王敏介绍说:“本次科普集市创新采用‘赶集+科普’模式,将传统集市形式与现代科普内容有机结合,打造了一场可看、可玩、可学的科普嘉年华,今天学校组织了五、六两个高年级的学生到现场进行科普体验,点燃了孩子们学科学、爱科学的激情。”
在美好生活展示体验区,九江森林植物标本馆带来了60多份植物标本,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制作植物标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该馆副馆长张丽萍说:“希望通过开展植物科普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身边的植物。”
九江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秘书长黄敏表示:“我们青科协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来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希望通过科普集市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以及对科技活动的参与兴趣。”据悉,今年我市18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获佳绩,其中湖口县第三小学的蔡子韬同学荣获无人机个人空中射击赛(小学组)全国冠军并打破纪录。在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中,九江也获得好成绩,获奖名次位居全省前列。“我们将以此次全国科普月九江活动为契机,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参与科普推广,努力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黄敏说道。
全国科普月期间,我市还将开展七项特色科普活动,每一项特色科普活动都力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形式,把复杂的科学原理讲明白、把前沿的科技成果说清楚,在全社会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持续推动科学走进生活、贴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