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清
青年干部,如何以青春之我锻造过硬作风?答案就在对党忠诚、为民造福、担当实干、清正廉洁的每一次选择里。
锤炼对党忠诚的“硬脊梁”,是青年干部作风建设的第一粒扣子。忠诚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关键时刻“让我来”的挺身而出。正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90后”党员医生张旗,瞒着父母写下请战书:“我是党员,我先上!”此后73天里,他和同事累计救治重症患者1100余人。面对质疑,他说:“穿上防护服,就是穿上责任;对党忠诚,就要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豁得出、顶得上。”事实一次次证明,对党忠诚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青年干部要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大战大考的实绩实效中,让忠诚成为最鲜亮的青春底色。
厚植为民造福的“真情怀”,是青年干部作风建设的永恒主题。作风问题的根子,往往在于群众观念淡薄。正如浙江省松阳县“90后”乡长叶哲,用3个月走遍全乡198个自然村,手绘“民情地图”,标注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需求,推动建成老年食堂、“四点半课堂”等民生项目。群众感慨道:“干部脚上有土,群众心中不堵。”青年干部要常怀“枝叶关情”之心,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化解民忧,让为民造福成为最质朴的青春注脚。
砥砺担当实干的“铁肩膀”,是青年干部作风建设的核心要求。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作风和格局。正如重庆山火扑救中,一支由“90后”“00后”组成的摩托车队逆行火场,连续奋战36小时,运送物资1.2万余件。队员郎铮说:“我们不上,火就烧到家门口了。”这种“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担当,正是新时代青年干部应有的样子。今天,改革进入深水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科技创新等任务千头万绪,尤需青年干部摒弃“躺平”心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矛盾最前沿、改革第一线经风雨、见世面,用实干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永葆清正廉洁的“敬畏心”,是青年干部作风建设的底线保障。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绝非老生常谈。近年来,少数“90后”干部因贪腐落马的案例警示大家:腐败不分年龄,诱惑无处不在。青年干部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把遵规守纪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让清正廉洁成为最挺拔的青春姿态。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今天的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只有以忠诚为魂、为民为本、实干为要、清廉为基,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锻造过硬作风,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作者单位:彭泽县黄花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