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曦薇
他虽长期在上海工作、生活,却始终心系故土,以赤子情怀将分散在沪的湖口籍党员凝聚起来,如同石榴籽般紧密团结,架起了上海与湖口两地的党群连心桥,以奉献为墨、担当为笔,书写了一名党员的忠诚答卷。近日,记者采访了湖口县(上海)商会党支部书记、上海鑫庐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作平,探寻这位“石榴籽书记”的连心密码。
凝心聚力 永葆先锋本色
自2020年担任湖口县(上海)商会党支部书记以来,吴作平深感使命在肩。为强化党组织联系,他建起湖口县(上海)商会党支部事务微信群和支部工作群,将在沪工作的40余名湖口籍党员凝聚到一起,定期召开会议,线上线下联动,确保流动党员能顺利开展日常组织生活。
在家乡防汛抗旱等关键时刻,他都毫不犹豫地动员在沪的湖口籍党员,积极参与捐资捐物、现场慰问、做志愿者等,以实际行动彰显党员本色。他坚定理想信念,严于律己,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到甘祖昌干部学院等地参加学习活动。
商海扬帆 架设家乡“连心桥”
多年来,身为湖口县(上海)商会党支部书记兼商会副会长的吴作平,始终把服务家乡视为神圣使命。尽管公司事务繁忙,他仍充分发挥人脉资源丰富的优势,广泛宣传湖口县,推广家乡的优质农副产品,千方百计对接客商,为家乡招引项目牵线搭桥。在他的努力协助下,江西常来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施尔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成功签约落户湖口县。
面对乡友,吴作平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是家乡哺育了我们成长,我们一定不能忘了根、忘了本,要把在外所积累的人脉资源、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回馈给家乡,助推家乡各行各业全面发展。”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在上海工作的乡友们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共同助力湖口县高质量发展。
心系家乡 畅通和美乡村路
在湖口县张青乡长塘村,一条5米宽的平坦村道贯通全村,村民们再也不必为“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发愁。
十年前,这里还是一条坑洼土路,随着家用小汽车数量的增多,道路逐渐拥堵,严重影响村民出行。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过征求意见,吴作平多方奔走,为修路争取资金援助。
“吴书记一趟趟回村协调、争取资金,当急用资金时,他毫不犹豫慷慨解囊,出资垫付;召集村民成立义务施工队,带领大家拆除围墙,还参与了勘测路线、监督工程质量等工作。”村民吴锋感慨道。为了能专心拓宽村道,吴作平只能远程安排自己公司的事务,直到制约主干道拓宽的围墙全部拆除,前期工作顺利完成了,才放心返回上海。“我是一名党员,能为大家做点实事,这辈子值了!”望着这条崭新的“连心路”,吴作平踏实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