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姗 本报记者 洪永林
春江水暖,柴桑区东湖湿地生机勃勃,不少越冬候鸟成了“留鸟”,继续选择在此繁衍生息。“留鸟”环境折射湿地生态的发展变化。营商环境也是如此,走进春天的柴桑区,处处春潮涌动、项目迸发,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着资金向这里涌流、项目朝这里集聚、人才往沃土奔赴。
诚意满满——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走进柴桑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金融服务窗口等105个服务窗口依次排开,这里共整合了22家单位616个事项。随处可见的红马甲“小赣事”,是由175人组成的帮办代办服务队伍,能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打包”服务。
“没想到手续这么简单,速度这么快!今天我们拿到了《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全程只用了1小时。”顺利领证的严先生和王先生对柴桑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赞不绝口。近年来,柴桑区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四减一优”工作,截至目前,全区“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件量1.6万余件,办件总量59.31万件,提供帮代办等服务3300余次。推进政务增值服务,将人才、法治、兜底等十大服务板块纳入“企业之家”,首批明确83项增值服务事项清单,进一步拓宽涉企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在第44期“柴商恳谈”上,绒尚(江西)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富灵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与区领导、区直单位面对面,提出希望能进一步畅通货运通道、扩大招工用工宣传等16条涉企诉求。与会领导一一解答,责任单位逐一认领解决,半个月内,经电话回访,诉求办理满意度为“满意”16条,满意率100%。“柴商恳谈”作为柴桑区打造的常态化政企互动品牌,是柴桑区提升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纪实。近年来,柴桑区积极拓宽线上意见收集渠道,同时通过区领导带领部门负责同志“送上门”座谈等形式,全面收集企业真实诉求并精准化解。换届以来,累计召开“柴商恳谈”44期,邀请企业409家,解决问题610个。(下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