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你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抑或是……且不说匡山狂想曲、平湖风景画、探险激情派,也不说数智文旅、非遗文化、科技潮玩。家乡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微景点足够你带上家人朋友,放慢脚步,念好“静、雅、幽、逸、励、纯、宁、趣”“八字诀”,既看风景又品生活,用独特的视角解锁长假的打开方式,开启一段难忘之“旅”——
庐山北海度假景区
庐山北海度假景区坐落在水光潋滟的赛城湖畔,是我市倾力打造的一处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区。项目位于赛城湖前湖片区,背山看湖,风景优美,占地总面积1200余亩。目前一期已开发205亩,分为野奢度假酒店、餐饮宴会、商业街区、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五大特色板块。整体采用徽派建筑和江南民居相结合的风格,既保留了颇具时代特征的建筑风貌,又不乏雅致与讲究,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激昂的诗,更是一处远离城市喧嚣、感受原生态风光的绝佳去处。(熊里梅 文/摄)
通书院村
庐山市温泉镇通书院村,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诗意与哲思。试想一下,你正漫步在阡陌纵横的田埂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耳边轻轻回响,仿佛带你穿越千年,感受那份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淡泊。
通书院村的民宿、咖啡吧、音乐小馆,每一处都是村民智慧与创意的结晶。它们不仅让游客享受到田园风光,也能体验到现代生活的便捷与舒适。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聆听内心的声音,感受那份久违的宁静与自在。(于思倩 文/摄)
涌泉洞
涌泉洞位于柴桑区涌泉乡涌泉村的伏船山,因终年不竭的天然清泉奔涌而得名。涌泉洞总面积约为13000平方米,是一个天然断层裂隙崩塌而形成的溶洞,洞内有天河府、蟠桃林、桃花溪、陶潜石像、蓬莱垂钓、桃花渡口等景观。行走在洞中,时而开阔明亮,时而崎岖幽暗。洞内暗河潜流遍布,四通八达,游历其中,犹入仙境。
此外,离涌泉洞不远的戴山村网红石拱桥,名气也不小。古桥建造于清朝道光三年,采用石灰、糯米浆和青石条堆砌而成。从远处看,石拱桥仿佛缥缈的飞桥凌驾在半空,桥下流水潺潺,像是在诉说着数代人的乡愁记忆,沉浸其中,令人流连忘返。(彭思远 文/摄)
十里渔湾
湖口县凰村镇十里渔湾,将农、渔、游、研、吃融为一体,邀您开启一场沉浸式乡村之旅。
在这里,渔乐文化体验园带你沉浸式感受渔家风情;农耕体验区让你亲手播种希望,见证自然生长的奇迹;蔬菜、水产养殖研学大棚化身知识课堂,寓教于乐,适合亲子共游。两大特色餐饮基地,用当地新鲜食材烹饪出地道美味,满足味蕾的渴望。
“五一”期间,十里渔湾精心筹备多重欢乐活动。执竿垂钓,静享悠闲时光;驾驶卡丁车风驰电掣,体验速度与激情;紫黑饱满的桑葚采摘,酸甜滋味唤醒童年记忆;在开阔场地放飞风筝,让烦恼随风消散;架起烤架烧烤,和亲友共享烟火美味。
(周雨晨 文/摄)
箬田民居
红军十大政纲标语(箬田民居)是连通历久弥新的红色血脉,位于武宁县大洞乡箬田村成家春屋内正中墙壁上,1984年被武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箬田民居原为私人宅邸,并于1929年12月武宁县第一次党代会在大洞乡召开前后在箬田村成家春屋内正中墙壁上题写了红军十大政纲标语。这里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依据,为研究红色历史提供有效依据。
几经修复的文化展示馆布局严谨,构思精巧,以影像资料、图文记载、历史文物、模拟情景等形式讲述红军十大政纲标语,帮助人们铭记革命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一处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和旅游观光打卡地。(赖 凯 文/摄)
“仙豆小镇”
今年,柴桑区新合镇凭借豆产业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推荐名单。
新合豆条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清道光年间,历经五代传承,如今,年产量可达100万斤,产值突破3000万元。新合豆条厂构建起“种植—加工—养殖”的循环发展模式,与周边农户签订5000亩黄豆种植协议,充分利用豆渣发展稻虾共作生态养殖,形成绿色产业链闭环,带动200余名村民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在此基础上,企业开发出仙豆小饼等一系列延伸产品,并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新合镇围绕豆文化打造新豆涞“仙豆小镇”农文旅综合体,涵盖非遗工坊体验、豆宴美食中心等特色场景。游客在此不仅能参与豆条制作、体验有机黄豆采摘,还能品尝豆条炖鱼头等名菜。
(沈淑梅 文/摄)
乌石街“堰塘”
瑞昌市高丰镇乌石街社区“堰塘”,以夜色为纸、光影为墨,绘就动人的夜间名片。步入“堰塘”,一道中式月洞门率先叩响诗意的大门。“堰塘”二字镌刻于古朴牌匾之上,白色灯带勾勒门缘,如月光倾泻而下,将传统建筑的典雅与现代光影的灵动完美交融。穿门而过,眼前豁然展开一片流光秘境:波光潋滟的河面倒映着蓝色灯带编织的星河,两岸石砌围栏在冷调光影中若隐若现,与暖黄灯串交织成冷暖辉映的视觉交响。白墙黛瓦的塘边建筑在柔光映衬下愈显温润,垂悬的枝丫以疏影横斜之姿,为这幅光影画卷平添几分写意风骨。
春夜微凉,何不循着星河的指引,赴一场光影与乡愁的浪漫之约?让我们在月洞门下邂逅,听蛙叫虫鸣鸟语……那份悠然自得,定能唤起你对宁静田园的深深眷恋。
(淦俊铭 朱 剑 文/摄)
好闲时农场
濂溪区高垅乡双龙村有一方田园秘境——好闲时农场。这里不仅是传统农耕的传承地,更是一座向城市家庭敞开的自然学堂,以200亩生态农场为画布,呈现土地的多元与丰富,绘就四季的乡土教材与读本。
农场以山野为教室,用新鲜采收的花草作教材。孩子们化身小小匠人制作竹筒饭。握紧锯子剖开竹节,感受竹纤维断裂的震颤,清冽的草木香倏然漫出,把美味食材填进竹筒,蒸腾的热气裹挟着竹香与饭香,这是最生动的自然课。
高垅乡是“会呼吸的都市绿洲”,不同时节,农场“主人”给孩子们准备的“课程”皆不同。这个“五一”,带孩子来触摸真实的土地温度,让沾满泥土的小手捧起劳动的“馈赠”。(特约记者 桂剡高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