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墙绿葱茏

马亚伟

  ■ 马亚伟

  故乡的小街上,随处可见一面面绿墙。每每行至绿墙之下,我都会放慢脚步,或者驻足欣赏。乡间富有妙趣之地很多,一墙绿葱茏是其中之一。流连其间,你会觉得自己行走在绿色的诗行之上一般,脚步也变得有韵律起来。

  一面面绿墙,是用各种植物装点而成的。蔷薇、爬山虎、牵牛花、丝瓜、葡萄等等,很多植物长起来就铺天盖地,它们攀上矮墙之后,便以不可遏制的姿态,迅速占领了满满一面墙。墙本来的颜色被绿色覆盖,而且绿叶还要疯长,它们不停地扩张、加厚,很快密密匝匝成一个整体,把一面墙围个水泄不通。

  一墙绿葱茏,是可以入画入诗的。窄窄的小街,一头连着田野,一头连着农家。绿墙是画中的一抹深情,是诗中的一行惦念,留给游子永恒的经典。一面普通的墙,因为有了蓬勃的植物,变得有了生命力。一面墙能够感知四季的冷暖,也就能够体察人世的悲欢。尤其是到了草木繁茂的季节,墙上那种张扬的绿色,简直要喷薄而出,仿佛是谁用绿色的颜料在上面泼洒自如。绿色浩荡,绿意流淌,绿墙葱茏。有时候,墙上的植物开出了美丽的花朵,绿色的底子上有了花朵的点缀,显得更加玲珑雅致。

  邻居五爷爷在外面打拼了一辈子,老了回到家乡生活。他把老屋简单装修了一番,收拾得干干净净。最让人惊奇的是,他把砖墙拆了,换成了栅栏墙。他在墙内种了很多蔷薇,蔷薇花开的时候,挨挨挤挤的小花朵从栅栏里钻出来,仿佛一个个机灵的小脑瓜,一派生趣。那样的一面花墙,有声有色,有香有味,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蔷薇花谢了,花墙就又变成绿墙。五爷爷坐在墙内,喝茶、听风、看云,小日子过得特别滋润。

  我知道乡人们为何喜欢布置这样的绿墙。这样的墙,大概是由从前的篱笆墙中得到的灵感。我一向觉得,乡下的篱笆墙最具有田园风情。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篱笆墙,篱笆墙上种花种果,既是装饰又有收获,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兼顾。而且那个时代墙的阻隔作用还不明显,一道矮矮的篱笆墙肯定是拦不住人的,不过那有什么要紧的?从前慢的时代,人与人的距离很近,近得不需要墙来隔开彼此。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篱笆墙只是个摆设,防防猪狗之类的,是不防人的。

  后来,家家户户的房子高了,围墙也高了。围墙全都是红砖墙,刻板森严,像一张冷酷的脸。这样的墙看着真不舒服,于是人们开始用绿植来装点围墙。一墙绿葱茏,满院皆诗意。我的这种想法,在母亲那里得到了证实。她说:“绿墙好看,而且墙上结了丝瓜、葡萄啥的,墙那边的邻居可以随便摘,两家的关系就跟一家似的,墙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我在城市也见过绿墙,那种绿墙经过了园艺工人的精雕细琢。各种颜色的植物搭配,一道儿红,一道儿绿,有的还有图案,整整齐齐,一看就是人工修剪出来的。我看到那样的绿墙却不喜欢,觉得它们像是浓妆艳抹一般,假惺惺的,哪里比得上乡下那种野性生长的绿墙?

  乡间的一墙绿葱茏,自由肆意,张扬着生命活力,展现着质朴的田园风情。流年偷换,暗香浮动,疏影斑驳,乡村的绿墙陪伴着人们,在老去的时光中享受岁月静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时评·融媒
   第05版:国际国内
   第06版:教育
   第07版:烟水亭
   第08版:乡域
夏日蛙声作管弦
一墙绿葱茏
如画
芒种之美
树梢上的月亮
学舍古村散记
荷池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