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碗水饺暖人心

——电影《水饺皇后》观后
李风玲

  李风玲

  近日观看马丽主演的《水饺皇后》。影片以一碗水饺为依托,将励志的人物成长主线及故事发生地香港的世事人情糅合其中,带给观者别样的观影体验。

  在影片中,最打动我的便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香港市井之声,这里面闪烁着人性之光。1977年,女主角臧健和(马丽饰)带着两个女儿滞留香港,但她不认命,决心靠自己的努力在香港活下去。在这里她租到了红姐(惠英红饰)的房子。不大的出租屋,住着各色人等,臧健和就是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打拼之路。房东红姐,看似重利只认房钱,其实嘴快心善,在臧姑娘最难的时候,是她拉了她关键的一把;租住在楼顶小屋的糖水伯(袁富华饰),更是帮她支起了人生中第一个水饺摊儿;还有警局的华哥(朱亚文饰),他和同事们在清街时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给臧姑娘和小摊小贩们留出足够的“逃跑”时间。

  相比较《水饺皇后》所要表现的臧健和的个人打拼史,影片所展现出来的世情人心更能打动我。它真实,烟火,接地气,其情其境,其事其人,以及那份绝不欺穷雪中送炭的邻里真情,都让我几度落泪。导演刘伟强没有将人物往云端处刻意地拔高,反而就是让她在低处,在民间,从而更加真实地演绎出了这个人物的真性情和烟火气。

  电影《水饺皇后》第二个打动我的地方,便是演员精湛的演技。饰演红姐的惠英红刚刚获得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的优秀女演员称号,片中的她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特别符合人物的设定;张达明饰演的辣挞哥,人精瘦,心正直,说话尖声尖气,其形其声都让人过目不忘、过耳入心;还有鲍起静饰演的婆婆,姜大卫饰演的手工活儿老板,他们无论台词多寡、镜头远近,都非常精准地演出了人物的精髓。他们明明都是大演员,却毫无明星包袱地饰演着小人物,而且演绎得非常走心,没有半点敷衍。

  在这里,必须要拿出来单独一写的,便是袁富华饰演的糖水伯。上次看见袁富华还是在《周处除三害》里,他饰演的是凶狠变态的香港仔,那凹凸不平的一脸横肉,那明明在笑却让人内心发冷不寒而栗的阴森表情,让每一个观者都印象深刻。这次在《水饺皇后》中饰演的糖水伯,则与上次反差很大,是卑微又带了些懦弱的底层小人物,他蜗居在楼顶陋室,靠在码头卖糖水为生。尽管自己过得并不如意,但还是热心地帮助比他更难的臧健和母女,他自己添钱为她置办了卖水饺的小推车,帮她张罗,教她吆喝。在她万念俱灰想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为她们娘仨盛上一碗糖水,说:“日子苦,就吃点甜的!”同一个演员,演起坏人是一副面孔,演起好人又是另一副面孔,真的是做到了无缝切换。

  在《水饺皇后》中的每一个大小配角,他们完全没有明星的架子,更没有个人形象的负担和顾虑,一切都是从角色出发,为了塑造人物而奉献着自己的演技,演什么,像什么。而正是这些配角的增色,让马丽如众星捧月一般,更好地完成了这部堪称其转型之作的《水饺皇后》。

  一碗水饺,温暖人心。《水饺皇后》一片,不仅是以臧健和为原型的一部个人成长史,更像是以臧姑娘和她的“湾仔码头”水饺为依托而展开的一幅香港的世情画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融媒
   第05版:要闻
   第06版:金融
   第07版:文化·体育
   第08版:健康
世界女排联赛为北京“三大球”添热度
连续三年合作 英超培训“村超”
《千手千眼》创排升级开启今年敦煌驻场首场演出
跟着晓丹姐姐读古文
北京站开幕
超级联赛雄安开赛
一碗水饺暖人心
齐沃成为国际米兰新任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