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诗琪 李 芳
夏风拂浔阳,学术聚九江。由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主办、软组织疼痛分会承办、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协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软组织疼痛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于6月6日至8日在九江成功举办。来自全国民族医药疼痛医学领域的300余位专家学者与基层医疗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弘扬民族医药·科技赋能祛痛”主题,共话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共绘疼痛医学发展新图景。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会长李文亮、九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海威、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田联刚、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樊碧发、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何剑锋、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软组织疼痛分会会长王文等领导及行业权威与学术代表出席开幕式。
多维度融合 民族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碰撞
会议以“民族医药+科技”为核心主线,集中展示软组织疼痛领域前沿治疗技术、智能设备及科研成果。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软组织疼痛分会会长王文在致辞中透露,分会汇聚21个民族的专家力量,下设脊柱内镜与人工智能、肌骨超声治疗等9个学术专家组,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技术互补、学术互鉴”的创新格局,为传统民族医药技术注入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动能。
九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海威在致辞中表示,在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大趋势下,大力发展疼痛医学,提升各类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生活尊严,既是推动医学进步的必须之举,也是回应人民需求的现实行动。他期待与会专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通过“师带徒”“学科共建”等机制,助力九江疼痛学科专科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作为东道主,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何剑锋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市一医院疼痛科始建于2008年,是九江首个疼痛专科,也是赣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疼痛专科。疼痛科主任王晓英及其团队不断进取勇登高峰,开展了一项又一项新技术,填补省、市空白,在中西医结合疼痛治疗领域已形成显著优势。他们在颈腰痛的诊断及微创介入治疗方面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如率先在江西省开展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现如今疼痛科为九江市市级重点建设专科、生命活水医疗集团脊柱微创治疗中心、九江地区疼痛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常年满床接收赣鄂皖苏多地区病人,并辐射至全国大多省市,每年为万计的患者解决疼痛问题。他希望以本次会议为纽带,大家畅所欲言、碰撞智慧,共同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径,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学术盛宴 七大专题解构疼痛诊疗新趋势
会议期间,七大专题学术报告专场同步启幕,涵盖脊柱内镜技术、肌骨超声临床应用、疼痛康复护理等核心领域。从脊柱内镜及开放融合的精准化操作,到肌骨超声引导下的可视化治疗;从疼痛康复护理的创新模式,到微创介入技术的临床应用;从脊髓电刺激神经调控的前沿进展,到银质针、冲击波等传统疗法的现代转化……每一个议题都紧扣临床痛点,每一场分享都闪耀着创新火花。
此外,相关领域专家带来的《微创机器人的“柔性革命”》《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与中国民族医药》《History of Endo-Surgical Technique》《机器人+三维C臂—“双剑合璧”赋能脊柱外科》等专题授课,更是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行业意义 搭建跨界平台 赋能学科升级
本次会议作为民族医药疼痛领域的年度盛会,不仅为全国专家学者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交流平台,更通过“民族医药特色技术标准化”“智能设备临床转化”等议题研讨,为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跨界融合开辟新路径。
“此次会议不仅是一次学术的碰撞,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一位参会的专家感慨道,“当我们用现代科技解析民族医药的作用机理,用循证医学验证传统疗法的疗效,那些流传千年的‘止痛良方’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国疼痛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也为民族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开辟了新路径,对推动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夏阳正盛,逐梦不止。此次九江之约,既是一次学术的丰收,更是一次新征程的启航。我们期待,民族医药的智慧之光与现代科技的创新之力,将继续照亮疼痛医学的前行之路,为更多患者驱散疼痛阴霾,为健康中国写下更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