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铁初/文 本报记者 程 鹏/摄
6月11日上午,九江市第九届老年人体育健身运动会开幕式暨纪念市老年体协成立四十周年活动在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盛大启幕。
市老年体协自1985年11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以来,七届领导班子接力耕耘、砥砺前行,各项工作始终在全省保持领先位次。特别是近十年来,协会班子以团结奋进的姿态务实创新,推动全市老年体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从组织建设到活动开展,从场地优化到服务升级,老年体育工作呈现出整体跃升的蓬勃态势,为银龄群体搭建起展现风采的活力舞台。在全市有口碑、在全省有地位、在全国有影响,省老年体协盛赞九江市老年体育工作在全省创造了“五个一流”:“党建铸魂”,打造一流领导班子;“场地焕新”,建成一流健身场馆;“文体融合”,组织一流老体运动;“片区协同”,探索一流管理模式;“宣传赋能”,创造一流宣传品牌。
A
老年健身场地设施 量质齐升筑根基
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是发展老年体育事业的基础条件。为此,市老年体协抢抓机遇下了三步好棋。
一是借我市整顿优化市容环境之机,积极争取市党政领导支持和相关部门配合,分三次投资1000万元,对原有的市老年活动中心整体外观和内设门球、气排球、地掷球和网球共11片场地设施,全面进行了升级改造。使之功能更齐全,设备更先进。
二是2019年,为满足迁居八里湖新区广大老年门球爱好者的强烈需求,市老年体协以百折不回的执着精神,接连向三任市长提交了申请在八里湖新区建设门球场的报告,终于将占地60亩、总投资2500万元、内含四连片张拉幕门球场的向阳生态公园项目,挤进了2021年市区重点城建项目的笼子。随后又借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在九江举办之机,将门球场列入省运会重点推进项目,使之于当年8月顺利竣工并交付使用。至此,市老年体协既有荷花垅公园内的6连片风雨门球馆,又有八里湖新区向阳生态公园内的4连片风雨门球场,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在全省设区市中,九江是领先的。
三是2023年12月,市政府公开征集民生实事建议。市老年体协迅速行动,在第一时间向市体育局呈报了《关于新建老年气排球馆的请求》。经市体育局转报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气排球馆作为2024年为民办实事,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重点项目予以支持。把浔南体育公园近3000平方米闲置网球馆,再投入280万元,装修成八连片的专业气排球馆。气排球馆的建成,不仅满足了市中心城区老年气排球爱好者的夙愿,同时,也为其他不同年龄段的气排球爱好者提供了“用武之地”。中国老年体协相关负责人看了九江市气排球馆开馆仪式的视频后点赞:九江八连片专业气排球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目前在全国设区市中是第一家。
与此同时,为抓好各县(市、区)及市直和驻市单位的老年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市老年体协在任期内连续召开了8次以场地建设为重点的创建老年体育“三个示范”工作现场推进会。其中两次市县两级分管副书记和市(县、区)长参加,市委副书记发表讲话。通过党政主导发力,先进典型示范,以及安排各县(市、区)分别承办全市性的运动会和相关赛事,倒逼场地建设滞后的单位抓项目等举措,有效调动了各地各单位抓好老年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全市老年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出现了你追我赶、高潮迭起、年年都有新项目开工和落成的喜人局面。截至2023年,全市除浔阳区外,其他县(市、区)都有了本级的老年活动中心,特别是原先基础就比较好的瑞昌、武宁、永修、德安、彭泽、濂溪、柴桑等县(市、区),又新建和改造一大批高标准的培训、练功和比赛场所,其中门球场就有96片。全市215个乡、镇、场和街道,已建有活动中心173个,门球场167片,地掷球场105片,气排球场107片,乒乓球室334间,棋牌室375间,综合性活动广场408片。2204个行政村和社区,已有活动室1886家,门球场214片,地掷球场129片,气排球场196片,乒乓球室1275间,棋牌室1918间,小型活动广场2587片。全市老年人健身活动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B
城乡老年健身活动
常态开展显活力
组织老年人开展健身活动,是各级老年体协的基本职能。十年来,市老年体协在成功举办全市第 7届、第8届“老运会”的同时,着眼于让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健身活动,总结推广了一系列好的做法,其中效果最显著的有三条。
一是不断拓展老年健身项目。在2018年的暑期研讨班上,市老年体协首次明确提出了“文体结合拓展老年健身活动内容”的工作思路,并采取了相应举措抓落实。在文化活动方面,先后举办了市直机关老年人书画展和黄大明三次美术作品展,开展了全市老年体协庆祝建党100周年“颂歌献给党”诗词征集活动。各地各单位也都积极行动。诗词书画、时装走秀、威风锣鼓以及传统的地方戏、山歌、腰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纷纷被纳入老年人日常活动中来。在体育方面,市老年体协从北京等地请来专业教师,先后举办了持仗健行和陆地冰壶两个新项目培训班,组织了多次持仗健行大联动和陆地冰壶比赛,使之迅速在全市得到推广并逐渐普及。市老年体协辅导中心,每年也都举办太极拳新套路、八段锦等项目培训班。文体结合和体育新项目的引进,使我市老年人日常健身活动项目由原本10多项拓展到20多项,不仅参加健身活动的老年人数大增,健身功能也更全。
二是建立立体化的活动机制。为使老年健身活动更具计划性、连续性,全市各级老年体协在实践中循序渐进,逐渐完善了一套以特色冠名为标志的老年人健身活动运作机制。如全市五年一届的“老运会”及每年3次左右的重点项目比赛、全市老年体协主席门球赛、城区老年人重点项目展示和比赛、市直和驻市单位老年人重点项目比赛;各县(市、区)每3到五年一次的“老运会”和重点项目比赛,每年春节、“三八”“五一”“八一”、重阳、国庆等重大节庆日的文体展演和赛事;农村基层乡、村两级轮流举办的片区运动会和赛事,县、区之间“彭蠡杯”“渊明杯”门球赛等等。这一系列制度化的运动会和赛事、展演活动,如烂漫的山花,一年四季常开不断,为不同层级和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参加健身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三是充分发挥专项分会的龙头作用。市县两级老年体协挑选一些工作热情高、专业素质好并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志为骨干,牵头组建了近200个专项分会,在本级老年体协指导下,自我管理,主动作为,积极开展举办赛事、组织培训、发展会员等工作,为全市老年人健身活动的持续广泛开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C
市直与驻市单位老年体育 开拓创新启新局
九江市直和驻市单位的老年体育工作,虽然起步很早,但由于点多面广,情况复杂,过去一直由市老年体协直接管理,力度不够,因而与县(市、区)相比,显得相对滞后。
2015年8月,市老年体协借鉴市直党建工作的做法,把市直和驻市近80个单位,按工作性质划分为七大工作片区,聘任其中一个单位的主席为片长、副片长和秘书长授权他自己选配,每年拨给一定数量的活动经费。2018年市老年体协班子换届后,对片区工作更加重视。常务副主席具体分管,每年召开3~4次片区工作会,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对各片区工作进行讲评。市老年体协每逢召开重要的工作会议,组织外出学习考察,举办暑期研讨班,都安排片长参加,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各片区和一些单位的重要会议和特色活动,市老年体协班子成员有邀必到,为他们鼓劲加油。
从2022年起,又开展了创“六好”片区活动。片区工作机制的实行和不断完善,为市老年体协抓好市直和驻市单位老年体育工作,增添了一个得力助手,为整个市直和驻市的老年体育工作带来一系列可喜新变化。
一是上级尤其是省市两级“老体两会”的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通过片区中转,可以及时传达到所属各单位,其指导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二是通过片区每年上报的工作计划、年终总结和召开片区工作会,市老年体协能全面掌握市直和驻市单位开展老年体育工作的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做好指导协调工作。
三是在片区组织的努力下,少数单位工作滞后的现象得到改观。四是通过片区的协调,市直和驻市单位的老年健身活动实现了资源共享,缓解了少数单位因受场地限制难以开展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困难。加上片区内部经常组织各种活动,片区之间乃至片区与县(市、区)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很活跃,市直和驻市单位参加健身活动的老年人数也逐年有所增长。全市老年体育工作也开始步入城乡共进、平衡发展的喜人局面。
D
老年体育科普宣传与新闻报道
双轮驱动亮新篇
市老年体协坚持从“四注重”入手,致力谱写具有九江特色的老年体育宣传工作新华章。
一是在科普宣传长效机制建设中,注重抓好骨干队伍建设。采取内选和外聘的办法,不断调整充实科普宣传队伍,使之从原来的1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4000余人。全市行政村和社区都有1~2名科普宣传员,其中一部分人又是新闻报道员。市县两级老年体协在抓好对宣传骨干培训的同时,各县(市、区)还坚持对科普宣传员实行了包括工作制度、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在内的严格管理,确保不同时期的宣传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在安排每年的科普工作时,注重抓好“红五月”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动员部署、骨干培训、资料筹集、组织宣讲、创办宣传阵地等举措,一方面营造氛围,一方面为全年的宣传工作开展打下基础。
三是在新闻宣传的内容上,注重抓好重大活动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如在2020年全市第八届“老运会”的开、闭幕式及部分赛事,2022年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上,市老年体协组织的太极拳和太极扇展演,先后两次全市老年体育创建“三个示范”工作推进会,以及在市区举办的多项老年健身活动展示,《九江日报》和九江电视台均在头版或黄金时段作了及时报道。在2023年纪念省老年体协成立40周年《最美老体人》征文活动中,我市选报作品56篇,荣获优秀组织奖,其中12篇获奖,在全省设区市中名列第一,不仅彰显了九江宣传工作的强大实力,而且使魏改生、丁显松、吴德春、陶宏启等先进典型人物和许多特色经验,在更大范围得到宣传和推广。
四是在宣传手段的运用上,注重发挥刊物和新媒体的作用。市老年体协在办好每月一期《九江老年体育》内刊的同时,下大力气狠抓了省老年体协《康乐寿》杂志的办刊、学刊、用刊工作,征订数逐年递增,目前已达22000余份,稳居全省设区市第一,投稿用稿也处于领先地位。全市各级老年体育组织,都建立内部微信群,用以上传下达和互动交流工作情况。同时,向省老年体协网站和全国各种媒体投送了大量稿件,仅瑞昌、武宁、修水三地,2023年就有474篇稿件被多家媒体采用。九江老年体育工作真正做到了在全省有地位、在全国有影响、在社会有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