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菲星
“不动产权证终于拿到手了,悬了这么多年的心总算落了地!”近日,湖口县均桥镇渊明社区众乐广场小区居民李大姐拿着崭新的不动产权证,脸上笑开了花。
一直以来,基层治理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均桥镇在治理过程中,曾遭遇两大“民生堵点”。一方面,历史遗留的房屋“登记难”成了247户家庭的“心病”——渊明社区众乐广场小区39户、均桥集镇1998年移民安置房208户,因用地手续不全、土地出让金未缴等历史问题,房产证迟迟办不下来;另一方面,渊明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因居民诉求多、协调难,一度陷入“推不动”的困境。如今,这些难题正被一一破解:众乐广场小区23户已顺利领到不动产权证,剩余224户办证路径全打通;老旧小区改造不仅加速推进,居民满意度更是节节攀升。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均桥镇创新推出的“五事工作法”。
“五事工作法”就是“居民说事、干部问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的闭环机制。在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广场设“说事点”,居民随时能来“唠嗑提意见”;干部主动上门“问事”,把群众的困难记在本子上、放在心坎里;遇到难题,社区党支部牵头“集中议事”,邀请各方代表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时“及时办事”,定人定时跟踪到底;最后请居民“评事”,办事效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测评结果还会纳入干部考核。
在破解历史遗留房屋“登记难”上,“五事工作法”展现出强大效能。社区设综合办事专窗,工作人员入户走访、线上摸排,把群众办证的堵点一一记下,形成“问题清单”。随后,组织业主、职能部门、法律顾问一起商量,按“尊重历史、民生优先”原则,给247户分类型、定方案,搞“一户一策”。针对手续缺失等关键问题,创新“查办分离”“边办证边追缴”模式,让群众先拿到证,再按规定补缴费用;同时,办证进展通过公示栏、政务平台实时“晒”给大家看,还请业主代表打分评议。线上微信群推政策、线下贴通知开宣讲会,把“烦心事”办成了“顺心事”。
老旧小区改造同样因“五事工作法”焕发新生。居民在“说事点”提的“漏水”“扶手坏”等诉求,工作人员一一记下。社区党支部召集居民代表、施工方、职能部门“集中议事”,10次优化改造方案,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施工中,“三方监督小组”(党员、居民、施工方代表)全程盯质量、看进度。如今,18栋楼完成外墙翻新、落水管更换、楼面防水等改造,居民们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园,纷纷点赞。
“五事工作法”不仅解了民生难题,更让均桥镇的基层治理越来越精细。该镇将持续用好用活这一“治理法宝”,紧盯群众的“急难愁盼”,让更多民生实事落地。